朱泥
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成品率也较低。
原来有无朱不皱、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朱泥原料的颗粒比含量小,并且干燥及烧成收缩率比较大,因此容易产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皱纹、变形、开裂等。
但是有很多朱泥壶是不起皱的,从一些历史作品看,有皱纹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朱泥成品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矿料因素
赵庄、红卫等地出产的朱泥因收缩变形率较大,一般只能做一些较小的产品。部分黄龙山朱泥,其质性介于紫砂红泥和朱泥之间,矿料颗粒比含量较大,干燥及烧成收缩较小,不易起皱,可以制作较大型的作品。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部分较大型的朱泥壶可以发现同类材质。
原料加工因素
因朱泥矿料能溶于水成泥糊状,有些矿料在加工时,直接把泥浆过滤后晾干成泥,矿料中有部分颗粒被直接滤出或溶解掉,造成原料颗粒比减少。这就好比使用目数过细的紫泥原料制作作品,也会产生起皱现象。
成型制作因素
朱泥熟泥的泥性很重,对水的渗透性和挥发性能比其他紫砂泥料要差,成型时对泥料的干湿程度,泥片的厚薄均匀以及制作方法等均需谨慎把握,稍有不当,制作时的加工痕迹极易在烧成后显露出来。
烧成因素
因朱泥熟泥的细密度高,气孔小。坯体内的水分不易散发出来,并且在烧成结晶过程中其共溶物比较活跃,特别是在最高临温度时相当剧烈。因此烧成时的预热烘干时间要比紫砂红泥长,升温,降温过程均需十分缓慢,稍快就会出现惊裂等缺陷而前功尽弃。
温馨提示
冬日使用朱泥壶的时候,要非常注意温壶这一步骤,千万不要猛地注入开水,谨防朱泥壶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