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问题解析
普洱茶“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物质概念。
 
“越陈越香”实际涉及了普洱茶四方面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一是时间。
 
常规认为,任何物质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可能无限期发展。其焦点就在于品饮的最佳点位(时间),也就是说:普洱茶的“越陈”到底是多长时间,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乃至更长,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定论,因为它与原料的好坏、工艺的优劣及贮藏条件都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物质的转化(即“越香”)。
 
以普洱茶芳香类物质为例(即表现出的香气),
 
新加工出的普洱茶(生饼)其芳香类物质约有四、五十种。
 
但对存放五十年的普洱茶进行检测,其芳香类物质却只有七至九种。
 
这说明普洱茶的香气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它的香气的演变有向单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这其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芳香类物质,是氧化沉香醇,它属于具有特殊香型的芳香类物质,也常常被称为香气典雅,这类物质是普洱茶在漫长的时间中,由茶多酚、茶皂甙、咖啡碱等多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缓慢络合与转化所得。
 
是普洱茶真正意义的“越陈越香”。
 
三是营养物质及药用价值。
 
很多人一谈茶,就是茶多酚,什么抗氧化剂、去除人体的自由基等等。但茶多酚相对茶叶化学而言,是个大概念。毕竟茶多酚内含物质太多,至今还有大量物质未被发现与证实。
 
茶多酚不是药,只有茶多酚在被适当的降解与转化后而产生新的衍生物,这类衍生物才可能产生药用机能。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是典型的生物过程与结果的一种表述。生物的降解与转化需要时间,是“越陈”的过程,而“越香”不仅仅代表某种特殊的香气,更多地赋予品质的概念。
 
没有好的品质,也不可能出来好的香气。 
 
四、厌氧发酵的机理---普洱茶另一个秘密 
中国出品的各种茶叶,因原料、加工工艺的不同,其后期的演变方式也不同。基本可出现三种演化结果: 
一是霉变过程,如绿茶类;
 
过了保质期的绿茶是很难入口的,其营养物也基本丧失怠尽,失掉了品饮价值。因此好的绿茶一定是新茶的概念。 
 
二是碳化过程,如乌龙茶类,红茶类等。
 
它们在超过三至五年后,绝大部分会出现木质化或碳化现象,外观看起来还是茶,但冲泡会出现色泽发暗、浑浊,仍不具备品饮价值。 
 
三是膏化过程,
如普洱茶中的团、饼、沱、砖。当将普洱茶的毛料压制成团、饼、沱、砖后,茶叶自身的纤维系酶与果胶酶及加工现场空气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菌群的叁与,造成普洱茶在完成加工之后,仍会出现后面持续发酵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后发酵”。
 
这种后发酵的结果直接导致茶叶的“膏化”现象。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需要长时期的等待。
 
对其膏化的茶水浸出物进行化验,你会发现其果胶、皂甙及咖啡碱等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品饮后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好的药用机能。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造成普洱茶(团、饼、沱、砖)出现后续的膏化现象呢? 
是厌氧发酵起的主导作用。 
厌氧发酵属于固体发酵技术,也是微生物发酵最常见的一种发酵方法。
 
普洱茶,勐海茶厂生产的“大益”产品所附带的“勐海味”、下关茶厂的沱茶所具有的“下关味”,是其它地区所模拟不了的。
 
当然,云南普洱茶就其产地不同,还有各种各样独特的口感与味觉,这其中的独特,都与加工区域内特有的微生物菌群有关。可不要小瞧了这种微生物菌群,它既是最有价值的地理标识,也是决定产品优劣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
 
作者:精灵
日期:2021-08-1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