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席上,公道杯是盖碗的绝佳拍档,不可分离。
有盖碗出现的地方,必然离不开公道杯。
一众茶器里,公道杯也被称作分茶器。
李清照曾经写,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而代入公道杯的角色看,它是均匀茶汤的一大帮手。
分茶时,若是缺少了公道杯。
茶汤直接从盖碗,分流入各个茶杯内。
洒得满桌子都是茶水不说,还会影响到每杯茶汤的浓度。
这种浓一分、淡一分的差距,用于自酌自饮时,倒也无需计较。
但在请客喝茶时,难免会有厚此薄彼之嫌。
而用公道杯分茶,茶斟七分满,让每杯茶汤滋味匀齐,消减差异。
由细节处,能体现出“公道”的要义!
况且,除了匀分茶汤外,公道杯分茶还能起到过渡作用。
一来,让滚烫的茶水适当降温。
二来,能顺其自然沉淀碎茶末。
将茶汤倒入杯中,细细品尝,喝茶体验会更佳!
《2》
公道杯作为茶席上的重要角色,“选角”很关键。
实用且合宜的公道杯,能让茶席布置增色。
反之,则会影响泡茶动作的顺畅施展。
之前有茶友过来问,公道杯是选带把手好,还是不带把手好?
据茶友觉得,没有把手的公道杯,一律都会比较烫手。
之前,她在网上买了一个玻璃公道杯,款式很基础普通的那种。
价格不贵,也就9.9元包邮。
她本以为,公道杯而已,买个普通简单的就够用了。
但没想到,在仅装了五、六分满的茶汤后,再拿起来时就非常烫手,根本用不了!
说完,便将那个玻璃公道杯的图片,发了过来。
仔细观察一番后,小编认为,导致那个公道杯烫手无比的症结,错不在“无把手”的设计。
而是因为,那个公道杯的玻璃材质太薄,不隔热。
再加上,它的容量偏小,与盖碗大小难以匹配。
从图片看,茶友家里的盖碗目测就要比标准盖碗(110毫升)容量大,应该在150毫升左右。
用这样的大盖碗泡茶,分分钟就能将那个玻璃公道杯装满!
一冲茶汤下来,公道杯内的茶水已接近六分满。
当你拿装满茶水的公道杯,打算分出茶汤时。
但凡杯身稍一倾斜,就会让拿到公道杯的手,感觉异常烫手!
《3》
从那位茶友故事看,公道杯的挑选也有不少讲究。
对公道杯而言,把手并非是标配。
无把手的公道杯,优点是整体造型更简洁、线条感流畅、更耐看。
同时,纯透明玻璃材质的无把手公道杯,便于观察汤色。
茶汤颜色的深浅变化、浓淡状态;
汤水质地是清澈透亮,还是浑浊发暗;
是否有茶毫的出现,茶汤中的茶毫是多是少……
以上内容,统统能360度无死角直接观察,一目了然。
不过,为避免无把手的公道杯,拿起来烫手,一来,它的材质要具备隔热性。材质偏薄的玻璃公道杯,外形看起来廉价没质感不说,用起来还不防烫。二来,它的容量大小要适当。
每泡一道茶,茶汤占到公道杯1/3左右时,刚好适合。
要是容量偏小,茶汤倒入过满,公道杯拿起来会烫手。
而带把手的公道杯,也有它的独到优势。
把手可以隔热,能直接有效解决烫手尴尬。
同时在把手设计上,还可以有不少发挥余地。
比方说,用彩色玻璃作为把手,能点缀朴素的直筒透明杯身。
比方说,专门设计出一个复古风的木质把柄,更显雅致格调。
比方说,将把手设计为缠丝造型、柳枝造型……
可见,挑选公道杯时,把手的有无全看个人喜好!
《4》
话说,公道杯是不是都是玻璃材质的?
非也。
准确来说,玻璃杯公道杯是茶具市场的主流。
但在其中,也少了白瓷、粗陶、紫砂、柴烧等诸多不同的材质。
那么,对公道杯来说,到底选哪种材质比较好?
或者说,在关注公道杯材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从实用性出发,玻璃杯公道杯之所以能成为茶器里的一大热门,在于它的风格百搭,兼容性强。
玻璃,在古代曾被称为琉璃,它的透光性极好。
纯透明的玻璃,便于观察汤色。
而锤纹玻璃、磨砂玻璃等,更能彰显个性与艺术感。
尤其是,用锤纹玻璃装入一杯茶汤后,用手电筒打一束光下来。
光影流转,波光粼粼,美轮美奂!
何况,玻璃材质价位亲民,表面质地光滑,不易留茶渍茶垢,方便清洗……
种种优势相加,决定玻璃材质的公道杯,能成为一马当先的领军者。
不过在挑选玻璃公道杯时,要选耐热耐高温的材质。
能承受一定的温差浮动,不易炸裂,这样才能确保稳妥!
白瓷材质的公道杯,同样有不少江湖地位。
釉面光滑的白瓷,清洗难度低,简约实用。
同时,在茶席风格上,还能与白瓷盖碗成套搭配,自成一体。
考虑到粗陶、紫砂等材质,它们没有经过彻底烧结,内部留有不少气孔。
容易吸附茶香,影响茶味的纯正性,建议慎入。
最后,柴烧材质的公道杯,大多数与盖碗、品茗杯等成套出现。
要是用低调朴素的白瓷盖碗,配上一个名贵华丽的柴烧公道杯,这画风,着实看起来太怪异!
《5》
公道杯的功能,在于分汤。
是以,能确保茶汤顺利、连贯、流畅的倒出,是公道杯的职责所在!
借用老茶客的话来说,公道杯的“断水”一定要好。
之前在武夷山时,我们在正岩深处的山场里,找到一处废弃已久的老茶厂。
推门入内,打算泡杯茶歇歇脚。
不过,在里面找到的茶具,大都破旧不堪。
十个茶杯里有十个是杯口磕裂的,而公道杯也是非常老旧的瓷质造型,且布满茶垢。
在一旁的山泉水里洗了好久,还是不能洗净。
但走了大半天后,又晒又热又渴,在这样的简陋环境下喝茶,只好选择将就。
接了山泉水煮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打算用于分茶时。
发现那个公道杯的断水功能,实在是太差。
水流断断续续不说,还容易洒出。
推测过去,这应该属于瑕疵品。
因为出汤嘴没有合理延长,从而影响到出汤的顺畅性。
那么,在买茶具时,该如何选中断水通畅的公道杯?
其一,慎选柴烧、粗陶、紫砂等粗糙材质的公道杯。
它们不像玻璃或瓷器那样光滑,会影响水流倒出的通畅性。
其二,出汤嘴的设计要合理,不能太窄太扁。
在实际使用时,更能确保出汤流畅、水流线条优美!
《6》
在公道杯的器型上,要注重体验感。
简而言之,不要选太宽、太窄、太重、太扁的。
原因一概是,它们的“握感”不佳。
杯口过敞的公道杯,优势是方便热茶降温。
但劣势同样是散热过快,容易加速“茶凉”。
在喝茶时,人未走,茶已凉。
这一点,着实太过尴尬!
更何况,杯口过敞的公道杯,不利于聚香。
落入茶水中茶香分子,容易快速四散到周围的空气里。
导致喝茶时,茶汤尝起来落水香不明显,香气偏淡。
反过来看,整体造型太扁太窄的公道杯,同样不是好事。
最现实的一点,窄窄的杯子底部容易成为茶垢集中地,难以清洗!
纵观下来,公道杯作为茶席上的必备品,挑选起来大有学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