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佛之渊源

普洱茶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在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行起来的。虽然早在魏晋甚至更早以前,茶已成为中国僧道修行与修炼时常用的饮料,如陆羽《茶经》就多处谈到江淮以南寺庙中的僧道于魏晋南北朝时已有尚茶的风气。
   到了唐代,这股茶风在佛门中愈吹愈盛,特别是寺院经济的发展,为佛教僧徒广泛饮用茶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当时的寺庙由于唐代统治阶层的倚重,都拥有相当可观的田产。佛教尤其是禅宗特别需要茶叶,而这种嗜茶的风尚,大大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在中唐以后,南方的许多寺庙出现了庙庙种茶叶、无僧不茶的盛况。禅僧们往往自种、自制、自饮。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便描述过当时的这种风尚:"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唐代的寺庙中,专门有一种茶僧,专司种茶制茶之职,故"历来古刹建名山,名山名寺出名茶。"比如武夷岩茶,是武夷寺的和尚采制的;龙井茶是宋代的辨才和尚亲手制的;黄山毛峰,主产于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罗汉茶,是天台山万年寺的僧人种的。可以说佛禅推进了茶文化的进程。
 

作者:玲儿
日期:2014-10-2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