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有一门非常特别的技艺,叫柴烧。
柴烧最早起源于日本,因为柴烧得到的器具平静、古朴,充满了自然趣味,改革开放后,这种审美趣味经由港台传入大陆,逐渐风靡起来,柴烧紫砂便是这一审美流行中的代表之一。
什么是柴烧紫砂壶
柴烧最早起源于日本,因为柴烧得到的器具平静、古朴,充满了自然趣味,改革开放后,这种审美趣味经由港台传入大陆,逐渐风靡起来,柴烧紫砂便是这一审美流行中的代表之一。
柴烧壶的制作过程
柴烧前的柴与出窑后剩余的柴对比
柴烧紫砂并不像字面意思一样,只是用天然柴火烧出来的这么简单。
一把柴烧壶的烧制往往需要两三天以上,根据窑的大小与烧制数量,一次需要用上几吨木材。
柴烧是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烧窑第一天,点火低温烟熏,等薪柴释放出来的碳素,填满泥坯的毛细孔,泥坯表面呈现出碳素的黑色后,方可继续升温,这个过程大约需要持续30个小时。
首先升温到300℃,慢慢烧,让泥坯有个干的过程。愈往后,升温越难,从300℃到800℃往往需要6到7小时,800℃到1000℃却需要10个小时。直至1000℃往上,有时烧1到2个小时,温度都不一定会上升1-2℃。
装窑过程
氧化还原是柴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等到时机成熟,将窑通风口堵住,窑内产生还原反应,这是关键的一步。至于,如何才是时机成熟,师傅笑着说:“说不得,我靠这个吃饭的”
出窑
柴烧紫砂壶的发色和质感并不取决于人,只取决于火和灰,人的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最终成品的方向,但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费工、费时、费力,会柴烧紫砂壶的人并不多。在丁山,烧一把柴烧紫砂壶的价格也远超普通电窑烧制,普遍在100-300元之间不等,手艺好的收费越高。
柴烧壶有什么不一样
气孔不同:柴烧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要不断加柴,所以温度时高时低,表现在气泡上是大小不一,又有一定层次感。
呈色不一:柴窑烧出的陶器温度差异大,各类高温低温粗陶釉呈色不易控制,易烧出深深浅浅的效果,形成气氛影响壶体呈色。
柴烧落灰效果
釉:柴烧木(松,竹,各种木等)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
柴烧壶的优点
釉泪
烧制方式方面:与现代化的气窑、电窑、煤窑等烧制方式相比,古老的柴烧相对来说稳定性弱许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也正是如此,柴烧产生窑变时在陶瓷器具上留下火痕、灰釉等独特的元素,成就了包括柴烧茶具在内的每一件柴烧器具都是独一无二的。
茶汤改变方面:经过柴烧氧化还原法烧制的紫砂茶具具有改变水质的功效,使紫砂器皿起到软水、柔水的作用,也唯有柴烧烧制的才能达到这一最佳效果,从而切实提升了茶叶的口感和茶汤醇厚的质感。
壶身变化方面: 质朴,浑厚、粗犷的柴烧茶具, 粗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还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重回本源的自然美。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柴烧壶因其粗犷自然的质感与深沉内敛的古雅,带给创作者更多的惊喜和艺术享受,近年来受到了许多壶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