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学茶的8个阶段,你处在什么位置呢?
学茶,既是一种外在形式,
更是一种内在修为。
茶,苦在口中,润在心头。
学茶,大概亦是如此。
 
一个人应该从什么时候才算是在喝茶,大概是从想学茶开始的。真正喝茶,就是从你想懂茶那一刻开始,从你愿意去倾听一杯茶的那一刻开始。
 
找到心中的”茶道“和回归真实的自我是一个过程,下面是茶人走过的8个内心阶段,或许大家能从中找到自己!
 
第一阶段:形成主见
 
学茶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形成主见。
 
不管谁的说法都好,都能用心去想,去领悟,然后做出判断。不一定偏向哪一方,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时候的观点都是脆弱的,可能遇上某个更权威的茶人,你的观点就荡然无存了。更危险的想法就是:算了,想那么多干嘛,跟着大师就对了。
 
儒释道为什么能发扬至今五千年?是因为后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受到了启发,发扬光大的。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 
 
第二个阶段:重归迷茫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形成圈子,与你观点相同的,与你观点相左的。
 
这个时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各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蜂拥而至,唯心的观点,唯物的主义。
 
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保持怀疑,对各种大师表示不信任,甚至灰心丧气,认为这里头乌烟瘴气。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心里就开始迷茫,不知道上哪求知求证。
 
只有自己踏上这条道路去寻,与你相伴的只有你的茶,这时也才是真正的学茶之旅。
 
第三个阶段:包罗融合
 
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
 
买书,看书,结交茶友,向大师靠拢,每一个观点都会格外注意,从中剔取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
 
听到相同的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观点,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就会觉得有隔阂。
 
你当初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长出了苗芽。你从相同意见中吸取养分,在不同意见里经历风雨。
 
种子的根部会去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坚实自己,上边长出枝叶,以抵挡风雨。什么时候根扎稳了,什么时候就算初成了。 
 
第四个阶段:弥补不足
 
经历了之后,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真正虚心下来求教。
 
想要再进步,就不单单是要靠更多的见解,更多的知识了,还要表现在你的思想逻辑变得严谨了,心态气度变得谦虚了。
 
对待别人提出的问题,心里头懂,但不要总说自己都懂。因为你懂,你就关上了一扇别人原本想为你开启的大门。
 
遇到不同的思想时,先抛弃自己已懂的东西,从零学起,完全虚心地去了解它。
 
第五个阶段:化繁为简
 
当求学所得越多,钻研得越深,知识越多之后,以往那些零碎的知识,片面的见解就都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融汇一串。
 
这个时候再遇到以往的问题时,都能举一反三了。有了中心思想,化繁为简,感觉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古今的大哲学家、圣贤,都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一切道理了。
 
道理看得越透,越是无话可说。反而初学之人,专业名词越多。
 
第六个阶段:运用自如
 
学茶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再高谈论阔什么问题了。
 
一件大事可以当成小事来说,一件小事可以包容着不说。不喊腔调,实实在在地去引导他人学茶,甚至劝人。
 
对待乐意学习的人用乐意的态度,对待无心学习的人随喜随缘。 
 
第七个阶段:下山
 
学茶的旅程犹如登山,一览众山小是畅快的,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之难。顶峰之上再无路,怎么办?下山吧。
 
这趟旅程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山顶还有什么好留恋?自以为成为大师,沾沾自喜吗?看着初学者像看着当初的自己,感觉良好吗?
 
这不是“不与培娄为类”,实为自大自满之心已生,要不得,还是下山吧。 
 
第八个阶段:生活茶
 
学茶之旅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否都已经忘了学茶的初心?嘴刁了,要求高了,讲究排场了,这不是你该学到的东西。 
 
俗话说: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很多人知道这两句话,但是为什么前后两句都有的,就只有茶,很少人知道。
 
因为只有茶,可高可低,能入禅,亦能入世。
 
但凡人终究不是出家人,一味追求禅茶并不正确,所以生活茶,才是学茶的最终回归。
作者:佚名
日期:2022-02-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