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今天,清明节按传统来说还没结束(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春茶,是指二十四节气立春到立夏期间采摘加工的茶。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它可分为“头纲茶”(又名“头帮茶”)、“二纲茶”(又名“二帮茶”)两类。“头纲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发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纲茶”是第二次抽芽后来采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叶,叫“春尾茶”。正是春茶开始大量采制交易之际,我们用望眼镜把视角拉远,来看看普洱茶的两个市场:原料和成品。
普洱茶原料市场
前几天,一些微信上的茶友问我怎么不继续更行名山古树茶的价格了。从报了名山古树茶的价格后,很多非名山古树茶区的茶农来跟我联系,问我收不收古树茶,我问清地区然后一问价格,这里假如是真的古树茶,那些地区的古树茶还没有名山古树茶区的价格零头的多的是。去过勐海或者普洱的大家都知道,用麻布袋子装着摆着卖的几乎见不到古树茶原料。
随着名山古树茶受热捧,普洱茶原料市场原有的古树料以及一些名山名寨茶,开始慢慢地淡出了集中的原料市场,2014年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一级热门的村寨原料,收茶人指导要求采摘下收鲜叶;二级热门的村寨原料,收茶人指导要求工艺下收毛茶;三级热门的村寨原料,收茶人直接收毛茶;普通村寨原料,卖茶人把原料拉到市场,收茶人看上哪些收哪些。
分工越来越细虽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普洱茶原料表现出来的这种只细分茶区山寨大小树。不细分工种或者技能的现象,无不表现出普洱茶还是农产品的特征。好像偏题了,返回来说市场,普洱茶原料市场近年来在逐步增多,几乎只要有收茶人去的村寨就会形成一个小市场,普洱茶原料产地目前小市场几百个,如果一家茶企每个茶区小市场建立一个初制所或者分派一个工作人员,不得不说这家茶企非常有钱。而行内人只会认为这家茶企不是做茶的,而是玩的,开什么玩笑,人员成本都远远超出了产品的利润了。回到前面的社会分工,某一行业如果分工不是越来越细,这个行业将会走入倒退而不是发展。到时候将不需要专业普洱茶原料贩子,不需要专业制茶人员,不需要专业采摘人员,不需要专业运输人员。这将多恐怖!
普洱茶成品市场
上部分说了普洱茶原料市场,现在来说说普洱茶成品市场,这个月,大益开始了限制新品7542从各地经销商流向广东茶叶市场,广东茶叶市场一直是全国各地茶叶最集中的地方。假如各大普洱茶成品新品一定时间内不流向广东,让广东不在是茶叶交易的中心,那么缺少了新品的广东茶叶市场会怎么样?各大茶企又会怎样呢?
其实,在信息这么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阻挡赚钱的还不止信息,还有物理存在的交通以及越来越少的中老茶存世量。广东茶叶市场假如缺少了新品,其实更能净化市场,少了一些浮躁。广东存放的普洱茶数量绝对是全世界最多的,这么多的中老茶,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广东茶叶市场将会迎来中老茶市场时代,形成独一无二的普洱茶中老茶市场。
各大茶企限定一定时间内不准串货向某个市场,其实是正常的渠道管理。我只见过普洱茶行业中的品牌货物是可以随便跨区域流通的。其他行业的串货将会受到该品牌最严厉的制裁,尤其是在当地代理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货品进入当地。一个品牌的地域渠道就是为了让产品流通到该地域消费者的手里,同时让该地域渠道赚到钱。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么认为呢?
去掉一个中心化的市场,可能要让很多从这个中心化市场赚钱的人断了财路,但这对茶企和消费者还是有利的,茶企可以保证自己的渠道和产品直达消费者并且不被所谓的“市场”主导,而是由消费者主导。普洱茶成品市场,应该是茶企之间竞争的市场,而不应该是被某群人主导的中心化“市场”。
普洱茶市场发展了这些年,从标准到市场,一切都是粗放混乱的,上游该有的集中市场来到了下游,下游该有的分散市场去到了上游,上下游倒置的市场誰人能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