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陶制茶具:成陶火温高,汲茶汁,蕴茶味

陶器使用陶土制作,烧成温度较瓷器要低。陶器的造型通常比较古朴粗犷,颜色较深,器表略粗糙,胎厚,气孔多,传热慢,保温性能好。较瓷器而言,陶器更能凸显茶的韵味,适合冲泡黑茶、老白茶等,用于煮茶、煮水亦很合适。
 
一、宜兴紫砂茶具
宜兴紫砂是江苏宜兴丁蜀镇所产的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紫泥烧成的无釉陶器。其胎质坚实细密,颜色为红褐色、淡黄色或黑紫色。其主要产品是茶壶。
紫砂不同于普通的陶器,首先,其原料与一般陶器所用的黏土不同,紫砂是高岭土、石英、云母类黏土,其特点是含铁量高,同时还具有多种矿物元素;其次是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介于1100~1200℃之间。由于胎体由石英、赤铁矿、云母等多种矿物质组成,高温烧造时各种矿物质通过分解、熔融、收缩发生了质变,产生大量团聚体及少量断断续续的气孔。经科学检测,其气孔率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吸水率小于2%。这些都注定了紫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突出表现在它的透气性适当、耐热性和隔热性强,冷热骤变时不易炸裂。
紫砂起源于明代中叶,其迅速勃兴是由于明代饮茶方式由烹点饼茶改变为冲泡散茶。泡茶需用新式茶具、茶壶。紫砂的特性可使茶味得到最佳发挥,最适合制作茶壶;并且因紫泥的可塑性强,茶壶造型可随心所欲地变化。紫砂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士大夫所关注,并有人参与设计制作,赋予它文人艺术品的性质。较为有名的是“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曾与宜兴紫砂同仁合作,设计出“曼生十八式”。
 
二、建水紫陶茶具
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产自云南红河州建水县。其产品主要特点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黏土经陶工泥料备制、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手工磨光六道制作工艺,形成“质如铁、亮如镜、润如玉、声如磬”的特点。尤其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两道工艺,因汇入了文人书卷气而使建水紫陶独放异彩。其具体制作步骤是:先由书画家在湿坯的紫陶上进行书法和画面创作,再由雕刻工用阴刻、阳刻两种刻法刻出,并填入彩泥,经压实精修后得到画面。在传统紫陶茶壶的装饰画面构成上,一般有:一面为画,一面为书法;一面是残贴,一面是画;或者两面作画等表现形式。
建水紫陶茶具在清代大量出现,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别具一格的书画艺术,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镶嵌等装饰于一身,神形兼备,具有实用性兼具观赏性。
 
三、钦州坭兴陶茶具
钦州坭兴陶,主要分布于广西钦州市钦江两岸,清代咸丰年间开始兴盛。坭兴陶以钦江东岸软泥与西岸硬泥按6:4比例混合而成,从而提高了陶泥的可塑性,确保了造型的多样性和浮雕刻画的精致传神。
其胎质坚致,通体不施釉,器物烧成后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光润柔和并显出窑变的效果,呈现出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等多种色泽及纹路变化,颇富特色。
 
四、重庆荣昌陶茶具
荣昌陶器已有800年的历史。它的陶土黏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美称。荣昌陶分素烧和施釉两类品种,当地人称素烧的为“泥精货”,各种色釉装饰的叫“釉子货”。前者具有天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后者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之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五、其他茶具
在文化创意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各类产品的竞争愈演愈烈,赏用结合的陶瓷茶具也不例外。
首先,从功能上讲,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催生了一批造型简洁、使用便捷且便于携带的新型茶具。其次,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陶瓷茶具已不再是孤立的产品,而是与环境空间有机结合的一部分。一些或华丽、或简约、或古典、或现代的创新茶具越来越普遍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一幅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立体装饰画面。
此外,近年来南北各地的人们还热衷于烧制和使用柴烧茶具。柴烧是中国最传统的烧制陶瓷器的方式之一。柴烧茶具的特点是:在烧制过程中,让木柴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热量直接附着在茶具坯体上,当窑内温度达到1200℃以上时,茶具成品就会形成光泽温润、层次丰富的自然落灰釉,具有一种独特的浑厚、古拙的美感。这种釉不是人工可控的,是柴窑烧制过程中独有的现象。也正因如此,柴烧茶具很难提前预料出窑后的效果,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满足当代个人品位的需求。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2-0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