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挂水现象之辩:好与坏,优与劣的探究

许多壶友常会询问:“使用紫砂壶时挂水的情况怎么样?”
“紫砂壶被淋水后,干燥的速度是否与泥料的品质有直接联系?”
“能否通过观察淋水后壶表面水分干燥的速度来辨别紫砂壶的真伪?”
实际上,紫砂壶被淋水后干燥的快慢,并不直接反映泥料的品质好坏,也不能仅凭此来判断壶的真伪。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话题,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阅读下去。
 
一、影响挂水的三个因素
我们所说的“挂水”,是指在使用紫砂壶泡茶时,将茶汤或热水倒在壶外壁上,观察水在壶身上是快速滑落还是缓慢消失的现象。
紫砂壶的挂水效果,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1. 壶的形状;
2. 壶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明针功夫;
3. 泥料的目数,即泥料的细腻程度。

(1)壶型
从壶型的角度来看,像西施壶、龙蛋壶这样整体平滑的壶型,通常不易挂住水,因此表面干燥得较快。
而像供春壶这类表面有凹凸设计的壶型,水滴不易顺畅滑落,因此干燥的速度自然就较慢。
 
(2)明针功夫
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对生胚的壶面进行修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一步骤被称为“光明针”。
只有那些拥有高超明针功底的壶艺师,才能熟练地使用牛角片反复刮篦壶身,将泥料中的浆头彻底清除。
经过明针处理后,壶面会变得光滑细腻,即使在生胚阶段,也能呈现出光可鉴人的效果。
这样的壶在窑烧时能够更好地结晶,出窑后的光泽亮润,水流通过时的阻力较小,水滴不易停留。
相反,如果明针功夫不到位,壶表面可能会出现毛刺和毛边,导致水流阻力增大,水滴容易停留。
 
(3)泥料
第一,我们都知道,目数越高,砂料就越细。但是,目数大小与紫砂壶的吸水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然而,目数越大,壶的表面越细腻,水流的流速就越快;反之,目数越小,表面越粗糙,挂水现象可能较为明显。
第二,有些泥料的吸水性天生较好,因此挂水现象可能不太明显。
 
二、打蜡的不会有挂水
市面上的打蜡壶在淋上温水后,不会有水滞留现象,而是会形成水珠并迅速滑落。
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壶,如使用假泥料制成的化工壶、紫砂手拉壶以及涂抹鞋油以假乱真的老壶等。
 
三、包浆对挂水的影响
当新手拿到新壶时,可能会发现壶仍有挂水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淋上茶汤或热水后,水会迅速滑落,这是因为优质泥料很快养出了包浆。
紫砂壶在泡茶过程中,受到茶油滋养的泥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哑光、油润和温润的触感,这就是紫砂壶特有的包浆。
泥料的质量越好,包浆的形成就越快且更美观。这也是“紫玉金砂”这一称呼的由来。一旦壶形成了包浆,淋水上去时,水不会像新壶那样被慢慢吸收。
因此,挂水的出现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参考标准来判断紫砂壶的质量,但并不能作为判定好坏的唯一标准。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2-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