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为什么名山古树“贵新不贵陈”?
事实上,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每年春茶,一线名山古树的价格纵有浮动,但基本不受太大的影响!
 
比如今年的春茶,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许多外地的茶商很难进入茶区,茶山人流量骤减,讲道理名山古树的价格应该下降许多,
 
然而却并没有,该被炒作的名山古树一颗没落下,去年能卖几万一公斤的冰岛古树今年一样没落下,有些山头例如磨烈、薄荷塘等山头,该供不应求依旧供不应求,该价格上涨还是价格上涨!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怎么热闹,无论怎样的“天价古树茶”,价格都只限于新茶阶段,仿佛消费者争先恐后的都只会去抢新茶,而山头古树茶的老茶却既没有炒作,也没有哪家品牌在推广,说是无人问津也不为过。
 
有人说,山头古树茶没有老茶!
 
其实不然,从2009年山头古树茶开始有热度算起,到2022年也有十多年的时间,即便是在昆明存放,也应该具备稳定的茶性和纯净的汤感了,换言之,也已经具备老茶的特质了。
 
那为什么没有人回去找这个阶段的“名山古树茶老茶”呢?难道名山古树茶真的“贵新不贵陈”?
 
一、一个片区的山头古茶存几年后都差不多吗?
 
这大约是许多茶友普遍持有的观点:
 
同一个产区的茶叶,新茶还能喝出辨识度,能喝出不同山头,不同小区域的香气、口感、水路和韵味;
 
等仓储几年,只要是在同一个产区内,无论名山还是非名山,香气、滋味都差不多,名山古树茶的辨识度趋于同质化,普通化,优势显现不出来,完全没有意义。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讲:名山古树,在原料、工艺和仓储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后期的特点只会愈发鲜明!
 
那为什么还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呢?
 
1.品饮体系是不完善的,或者对于古树茶更深层次的品鉴是缺失的:
 
我曾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表达过单价过万的名山古树茶都拥有的四个特点:清凉感、水路、喉韵以及可被切实捕捉或被明确定义的特点。
 
所谓“可以被切实捕捉或被明确定义的特点”其实就是山头的辨识度例如冰岛的“冰糖甜”;昔归的“菌子香”;曼松的“润感、绵绸感”;薄荷塘的“清凉感”等。
 
首先,这些特点会随着正确的仓储变得愈发“纯净、鲜明”。
 
举个例子,冰岛老寨的新茶有冰糖甜,经过数年正确的仓储,同样有冰糖甜;
 
尤其是易武方向的名山古树,新茶的时候山头的特点反而不突出,甚至用“清汤寡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是随着仓储时间的增加,山头的特点就会变得愈发鲜明……
 
另外,名山古茶的品鉴主要集中在“水路和喉韵”上,而这些都是要通过长时间好茶的喂养才能拥有的品饮体验。
 
这些“点”,无论在新茶品饮还是老茶品饮中,都是判断高端茶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只是盯着香气,那我觉得绝对是被“越陈越香”洗脑了。
 
普洱茶从来都是藏之愈久,味愈胜也;而并非所谓的“越陈越香”!
 
2.买到的产品不是纯正的名山古茶。
 
如果买到的不是纯正的名山古茶,那存多少年年当然也不会变成名山古茶的特点,这个没有什么说的。
 
3.仓储出现了太大的问题。
 
如果仓储有问题(比如高温高湿),茶叶本身可能已经变质,那再好的茶叶,其本身的特点都会消失,这个很正常。
 
二、为什么名山古树茶“贵新不贵陈”呢?
 
那为什么名山古茶市场上,新茶的热度始终压老茶一头呢?
 
当然,从推广的角度讲,新茶比老茶更容易推广,有清晰的地理位置、制茶环节、故事、情怀…老茶在溯源性上比新茶差的多,很难溯源其原料、工艺和仓储,不确定的因素越多,越难让茶友相信!
 
我觉得有几点原因:
 
1.不是不贵,而是贵的大都不可能出现在终端市场。
 
名山古树茶出了名的“量少质精价格高”。其消费人群基本都是固定的。为什么无论外界市场环境如何,基本对名山古茶市场没有影响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山头古茶的出现造成了市场的消费分级。所以消费名山古树的人几乎都是那群人。这群人具备五个特点,我们之前有过总结:“潘驴邓小闲”
 
第一件,潘安的圈子。潘安不仅长得帅,最重要他是是西晋第一男团“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二十四人里有与皇帝的舅舅斗富获胜的石崇,有洛阳纸贵的左思,有陆机陆云……包含了巨富、文学家、政治家等等,有这样一个圈子,这高端茶才能流通;
 
第二件,驴一样的倔劲。所谓倔驴,就是脾气执拗的人。这种人我行我素,不听劝告,不计后果,不讲道理,对于名山古树茶,就是要有这种不计后果的喜欢;
 
第三件,像邓通一样有钱,有钱才能玩得起名山茶;
 
第四件,小,就是心细,要心细才能喝到别人喝不到的点,才能喝出名山古树茶与其他茶不一样的地方!
 
第五件,闲,就是要有闲工夫,要有很多空闲时间,才能称得上玩,
 
真正懂得收藏、玩味名山古树茶的人,都有自己可信赖的、稳定的渠道,所以名山古树的老茶在他们手里也不用担心变现的问题,更不可能拿出来大肆推广、宣扬;
 
2.品牌手里的名山古树老产品,是为了更好的销售新茶,而并非以老产品变现。
 
一些精研一个小产区的品牌手里肯定也是有老产品的。
 
在“班章不出山,冰岛不下寨”的名山茶时代背景下,80%的茶友都很难相信在终端市场上能购买到真实的名山古树茶。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大部分品牌都想了笨而有效的办法:连续多年收同一个山头同一地块同一种工艺的古树茶。
 
这样一来,既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又提供了产品稳定清晰的转化脉络。
 
换句话说,有老的产品作为背书,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相信产品的品质。
 
3.名山一定有好茶,但名山并不是一定好。
 
名山一定有好茶,这里不解释。
 
但未必所有名山古树茶都好,这与树种、生态、工艺都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我们不做细致探讨,大家记结论就好。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很难判断哪块地的产品(或那种工艺)更具备转化基础,更有后期收藏价值。
 
三、越来越多的名山古树茶都是新茶好喝,越存越薄。
 
制茶人大约都清楚,按照传统的晒青工艺制作的普洱茶,新茶时或多或少要么有青味、铁锅味;要么刺激性重;要么淡如水……
 
总之,一年左右的新茶就是不好喝。
 
可是,消费者等着要新茶,茶农、茶商要等着靠新茶快速变现,可是新茶的品饮体验又不尽如人意,那你总不能告诉消费者:
 
新茶不好喝,要等上三个月,半年、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后才会出现好滋味吧?
 
那怎么办呢?改变工艺,让新茶好喝。
 
以个人十多年的制茶经验来看,时下新茶好喝的工艺早已非传统的晒青工艺;茶友们喝的普洱,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普洱;
 
茶农在制茶时,工艺会不自觉的朝着新茶好喝的方向走!
 
这其实是为了迎合当下的市场产生的工艺,可以勉强称之为探索,但世间所有的平衡,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新茶表现的过分惊艳,其后的表现可能就会差强人意。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你的原料和仓储出了问题,而是茶叶做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没有太多后期转化的空间!
 
越来越多的名山茶工艺趋向于新茶好喝,也就是出道即巅峰,后面都在走下坡路,所以你存的名山古树茶可能根本没有适饮期!或者越存越淡,到最后就是一饼饼没有价值的树叶子!
 
这样的茶叶是不具备后期存放价值的,贵新不贵陈,也就说得通了。
作者:半文
日期:2024-07-2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