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一名为"一盅两件"的展览,讲港式饮茶的特色,除了点心、茶盅、家具、历史风俗外,其实主角是普洱茶,尤其是所谓生茶干仓的普洱茶饼,可谓切正潮流?又或是推波助澜?因为近年普洱茶价飙升,炒风炽烈,一饼三几年的"干仓""生茶"普洱动辄数百元,较陈年的品级者更要上万元,甚至三五万不足为奇,已非"开门七件事"的寻常人家日用茶可以负担的范围了。
所谓一"饼",即是一片"圆茶"的单位称谓,亦即通称的"七子饼茶",茶饼作圆团形,每饼用绵纸包裹,七饼为一"筒",外用竹萚壳(土人叫糯笋叶)及竹篦包装封紧,十二筒加上竹筐装成一篮,香港行上称为一"枝",南洋则叫一打装,每篮重老秤半担,即合每饼茶约九两半,所以不明者对茶饼重三百七十余克不整之数,觉得奇怪。
茶马古道不易走
昔日云南省交通不便,茶区地势崎岖,茶叶体积颇大,不易搬送,所以往往压成不同形状,方便运输,所以普洱茶有时归类为紧压茶。压成的形状大抵可分为团茶、圆茶、和砖茶三种。其中最早的为团茶,是用布揉紧成圆球状,清代道光阮福《普洱茶记》说:"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即四两重团茶也。"现存最古的普洱茶尚见有清宫贡茶,又称为金瓜贡茶或人头茶,即是此类,后来发展成心形的紧茶和碗形的沱茶。
紧压茶样多姿采
紧茶多用粗茶包在中心,外包以二水茶,其外再缀以"黑条"(春尖以后所采者),用袜形布袋包旋揉紧,底部留有布包的尖端,似女孩子的辫子,所以俗称"姑娘茶",每筒七粒,以糯笋叶包好,十八筒为一篮,两篮为满担,合每颗紧茶老秤六两半左右;沱茶据称是清末茶商,以下关茶仿制景谷团茶,制成碗形,经昆明、昭通运往四川沱江一带销售,以"下关茶、沱江水,香高味醇品质佳"招徕,大为畅销,遂名为沱茶,现今团茶、紧茶已不生产,沱茶则以机器压制,有大沱、中沱、小沱各种大小,云南、四川各地均有出品,价格甚廉。
砖茶旧日以"黑条"茶为主,新中国后亦多以四级及以下之芽茶压成,质量颇佳,往日专销西藏,少数往不丹、尼泊尔等地,砖作长方形,每四块作一小篮,外加糯笋叶包好,十六包为一篮,两篮合满一担,即每片砖茶重十二两半,六十年代以后以机器压制,以公制计算,每片二百五十克,即老秤六两六钱,每四片合一公斤作一包,用油腊纸或鸡皮纸封好,外包装有竹筐或纸箱,已无规矩可言,亦有制成方形的,称作方砖;和沱茶一般,由于压得太紧,后期的发酵不易,难起陈味,不为人喜。
茶中名品曰七子
价格最贵,最受人欢迎的,还算圆茶,往日茶庄大多以饼茶为主要品种,大抵以上好的青毛茶制成,以黑条作茶底,春尖包在外面,称为"梭边",再以花尖洒在面上和底部凹处,各种茶料按比例秤好,按不同的部位,放入一个疏孔的容器,放在蒸锅上受蒸气热软,再倾入一已置好商标(俗称内飞)的三角形布袋,略加揉动,将袋口紧结于底部的中心,旧时即放入鼓型的石模,人站在其上加压成中间略厚,周边薄的饼形,现在则用机器压制,然后摊凉放干,再拆开布袋干燥而成,每七饼成一筒,不作逐饼包装,个别品牌每筒内另有"大飞"一张,较著名的庄号有福元昌、宋聘、杨聘、敬昌、同庆、同兴、同昌等,现今都价值不菲。
四十年代佛海茶厂(即现今的勐海茶厂),开始以"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中茶牌圆茶"名号出产普洱饼茶,才每片加上绵纸包装至今,中间"茶"字的颜色又分时段而有不同,开始了好事者对"色印"的追寻,近年台湾出版甚多有关书籍,详细罗列各品牌,图文并茂。六十年代改印云南七子饼茶,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出口,近年由于市场开放,各种民营牌子充斥,不可尽列。
生茶耶?干仓耶?
旧日普洱茶本无"生茶"与"熟茶"之分,也无"干仓"、"湿仓"之别,茶的好坏主要看茶叶的产地、采摘的季节和制作的工艺,然后看存放的时间,以愈陈愈香为贵,但存放本身是非常昂贵的成本,不但压积资金,还耗用仓租、劳力成本及管理等,所以就产生后发酵的工艺了,早期的香港茶商,大都在西营盘、西环、薄扶林一带靠近山边的地方,设仓存放,取其潮湿,目的就是希望新茶能够尽快有陈香的"旧味"。
早期云南运来香港的普洱茶多以饼茶为主,茶楼有茶师将之蒸松拆散,拼配供茶客使用,所以自置物业的旧式茶楼,往日多有大量存货,自八十年代起台湾人来港搜求茶饼时候,才开始逐渐流入市场。后来由于节省人力,亦有输入散茶,但由于少了一次蒸热发酵,始终质量不如饼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由于中国政治动荡,茶叶供应短缺,但普洱茶是香港主要消费茶,祇好进口大量"印度尼西亚青"、"越南青"等普洱散茶,以应所需,但这些茶质青涩,不受欢迎,所以茶商发明把茶淋湿,加重发酵,俗称"发水茶",后来广东进出口公司按港商订货要求,生产这种人工促化发酵普茶,1975年又再传授云南茶厂,经反复试验成功,大大缩短了普茶发酵的周期,并定名这工序为"渥堆",83年省经贸厅将之列为技术保密项目,1985年更获颁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果细审其工艺发展,真可谓礼失求诸野,广东人或讥之黄金当烂铜,隔篱饭才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