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吐黑是比较常见,关于吐黑的原因很多种解释,有的说做工原因,有的说泥料原因,今天我们就请紫砂村村长与我们一起深入研究一下!
养壶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无意间听到一些壶友说自己的紫砂壶上出现了一圈黑色物质,怎么也擦不掉。有些壶友疑惑:是不是紫砂壶的制作存在问题?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紫砂。今天笔者特意请教了紫砂村“村长”,为壶友们答疑解惑。
什么是“吐黑”?
如果您的紫砂壶经过一定时间的泡养,壶体局部或整体变深,就是我们常说的“吐黑”。“吐黑”有时是比较均匀的,分布在紫砂壶的整体表面,有时是呈带状分布,有时会集中在紫砂壶的局部地区(比较常见的地方是壶盖的盖沿和壶底沿等)。
为什么会出现“吐黑”?
其实理论上说,只要是紫砂壶,就一定会“吐黑”,但“吐”的表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也有差别。那么,“吐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村长说,所谓的“黑”,其实是紫砂中的铁离子。紫砂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茶垢会残留在紫砂壶表面肉眼看不见的孔隙之中,而茶中的茶多酚与紫砂中的铁离子结合,“黑”就更为明显,并且容易从这些孔隙中沉淀下去。久而久之,“吐黑”也就形成了。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吐黑”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洗“干净”,可不久后,“吐黑”又会接着出现的原因。
当然,“吐黑”是否均匀,和使用者的养壶习惯也有较大关系。如果您的紫砂壶经过长时间的泡养和精心呵护,壶体颜色变深得非常均匀,恭喜你,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你的壶因此变得更有价值了。
泥料与“吐黑”有什么关系?
颜色越深的泥料(如紫泥)制作的壶,因为壶体本身色深,“吐黑”就不容易看到。浅色的泥料(如段泥)制作的壶,“吐黑”就会相对明显些。
除此之外,不同茶叶也会让壶体“吐黑”的效果不一样,简单地说,茶汤颜色浅,“吐黑”浅,茶汤颜色深,“吐黑”深。一般情况下,颜色较浅的泥料比较适合冲泡汤色较淡的茶叶,除非你追求的就是特殊的“吐黑”效果。
村长与我们分享经验,大部分的“吐黑”其实是可以根除的。他曾有一把“吐黑”的大石瓢,头一个月非常丑陋,吐黑且不均匀,卖相不佳的它就被村长留下自用了。但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有壶友向村长打听此壶是否出售,一年时间过去,壶体变得如玉质般匀整温润。村长告诫壶友:只要在每次使用完毕后,用热水将壶体里外清净,确保不留茶垢,日复一日,“吐黑”就会随着茶汤的均匀吸收而消失了。
很多人将壶表面的黑点视为瑕疵,那倒是大大地曲解了紫砂。这些斑点往往是黑色的铁离子和闪亮的云母,它们的存在正是紫砂泥质的一个标志。去除铁离子的方法是在泥料加工过程中加工业用酸,壶是美了,但也失去了紫砂本身的意义。爱的本质很简单,就是“接纳”,对人对物对事,大抵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