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中,茶怎么样融入我们的生活与血脉?近代以来,茶运与国运如何相互影响?今天,我们还能经由这片叶子,找回昔日的味道和生活方式吗?
多年来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普及、传播,历时两年,行程万里,系统考察了云南、青海等地茶文化的过去与现状,力图从历史、文化、审美等多角度,展现茶叶在我们历史与当下的作用及位置。
“茶祖是谁?”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茶艺评比的环节。在成都,得到的答案会是吴理真;在版纳和普洱,答案是诸葛亮;但在江浙一带,答案是陆羽;在湖南,答案会是神农;在北方一些区域,有人则会说是卢仝。
神农氏与茶的关系,也成为“当代茶圣”吴觉农(公元1897年—公元1989年)关注的问题。他对二者的关系是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既然现代科学研究确定西南是茶树的原产地,那么在战国之前的神农氏是不可能喝到茶的——当时茶尚未传到中原地区。这也就意味着《茶经》里记载的许多关于茶的传说不可靠,比如春秋时晏婴所食“茗菜”就与茶无关。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句经常出现在茶书里的话,经竺济法缜密考证,被证明是清代才出现的材料。陆羽所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继续来解释,竺济法对此的评述也很有意思:他认为神农得茶解毒之说是否出于《神农本草经》并不重要,排除该书有此一说,丝毫不影响神农的茶祖地位;但是将找不到出处的说法,硬是“莫须有”地加诸神农氏身上,无异于为其穿上“皇帝的新装”。
在云南,“茶祖是谁”成了一个概率事件,答案取决于你遇到谁。
如果碰到的是当地人,“诸葛亮是茶祖”这个答案出现的几率要大一些,甚至把布朗族的茶祖叭岩冷(音)都比下去了。我问过几个人,他们的答案大致相同,理由似乎也有说服力:“诸葛亮开发了边疆,对边疆有功。何况,诸葛亮名气更大啊!”寻找一个强有力的汉文化符号做“代言人”,对边疆与边民来说,意义重大。他们需要被纳入到汉文化的体系中,进而强化自己“非蛮夷”的身份。
诸葛亮的塑像被置于普洱市区显要位置,“孔明兴茶”一直是当地发展茶业的主题。当地人口口相传着一种说法:三国时期,当地人的祖先要跟随孔明去成都。孔明叫他们头朝下睡,马向南拴,但他们却头朝上睡,马向北拴,结果没有跟上孔明。孔明回望之时,看到当地人没有跟上来,就撒下三把茶籽说:“你们吃树叶!穿树叶!”就这样,当地人学会了靠茶生活。诸葛亮为什么要当地人吃茶呢?是因为当年诸葛亮南征,遇到瘴气人马中毒,最后用茶叶来治愈了疾病。
神农氏在华夏和叭岩冷在景迈的作为,诸葛亮在云南的际遇,都让他们成为一方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