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地处安溪偏远山区的大坪乡前洋村,虽坐拥“产茶大村”名头,仍被定为市级重点帮扶贫困村;同一年,泉州晚报社员工徐希贤挂职前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村民们逐渐体会到村里悄然发生着变化。
摆脱贫困仍是前洋村最大的命题。昨日,省扶贫“两会”,市扶贫开发协会,安溪县政府,泉州晚报社,及安溪县脱贫办、大坪乡等相关负责人,深入前洋村走访,共同探讨贫困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安溪县是产茶名县,人口仅为1155人的前洋村也是产茶大村,全村茶园473亩,每年产茶100万斤以上。只是,受土壤、茶园管理、制茶工艺等方面的制约,前洋村只能种植较为低效的毛蟹品种。
怎么个低效法?绝大多数茶园产出的毛蟹茶叶,价格低廉,每斤10元左右,有时候连成本都不够。已有部分茶农放弃种茶,外出打零工以维持生计,留守村庄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及儿童。
此外,该村交通极其不便,通往外界主要公路狭窄、弯多、坡陡,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多方面因素导致全村经济发展缓慢,2014年,前洋村被定为市级重点帮扶贫困村,由泉州晚报社挂钩进行帮扶。
贫困成因各不同不同措施来帮扶
徐希贤到任后,组织村两委对村情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近260户的村民中,符合国家标准、省定标准的贫困户共计13户,其中大部分因病因残,缺乏劳动力,居住环境恶劣,部分贫困户为孤寡老人,生活自理困难,需要长期进行结对帮扶。对此,村两委决定,对贫困户致贫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登记,认真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帮扶。
如贫困户高立一家,以种植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制作技术,加上机械不全,使茶叶的质量和价格偏低。村里决定为其添置制茶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贫困户陈环,独自生活的她靠给人加工雨伞维持生计,每月三四百元的收入,生活条件较差。村里决定适当给予经济补贴,补助其开展更大批量的来料生产加工,以帮助其增加收入。
因地制宜谋发展推动茶产业转型
前来调研帮扶的相关人士认为,前洋村茶叶发展受限于地理位置、传统制茶工艺及销售渠道单一等因素,茶叶面临产业转型瓶颈。富有经验的人士建议,前洋村可因地制宜,依托现有的茶叶生产规模和条件,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徐希贤和村委会主任高火雷,带领村民正沿着这些建议的方向努力。目前,村里正在对前洋村通往龙门的4.48公里主干道进行拓宽,同时硬化修葺各自然村的2.68公里泥泞路段,预计今年6月份可竣工验收。
此外,村里正积极筹办前洋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前洋村无公害毛蟹红茶为主推,塑造自有品牌,带动其他茶种及自有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每斤10元,品质提升、品牌打响后,按每斤增加到20元计算,100万斤的产茶量,就可以增收1000万元增收,效益相当可观。”
徐希贤介绍,合作社将通过招商引资创新发展模式,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泉州网主流媒体包装推广,借助96339热线销售平台和电商平台畅通销售渠道,打开市场;对接产学研一体化,联系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助力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