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茶业回归理性,高端礼品茶纷纷缩减,平民茶却一直坚挺。福建省三明市茶叶走势如何呢?
“去年,三明市的茶产业发展进入了以‘控面积、保安全、提品质’为中心的新阶段,产量、效益以及市场销量较之往年均呈现下降态势。茶叶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每斤千元以上的礼品茶逐渐退出市场,每斤200元至500元左右的中上档茶受到大众的广泛接受。”三明市茶叶站站长杜起洪道出了三明茶产业的新常态。
降调:气候影响产量
种茶,靠天吃饭。杜站长介绍说,去年特殊的气候,让三明市茶叶产量、品质都受到影响。
三明市现有茶园38.6万亩,往年产量3万余吨。但2013年秋冬至2014年早春降水少,出现“早春旱”,加之早春气温偏低,影响了茶树肥水吸收,新梢长势弱,茶叶质量、产量较之往年明显下降。去年早春气温低,红绿茶上市推迟了20天左右,首轮的高档红绿茶产量下降20%-30%,大宗红绿茶产量下降30%-40%。
三明市适制乌龙茶面积有16余万亩,其中铁观音约占85%。铁观音春茶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下旬初采制,但5月2日起三明市连续下雨20多天,茶不好采摘,只采不到1/3,加工出的品质不佳,产量、价格都下降,春茶平均价格比正常年份下降了二三成,加之采制成本上升,部分茶企业出现了多采多亏现象。
去年秋茶乌龙茶,由于天气好,质量好,新茶园陆续投产,同比产量小幅上升,但缺乏高端礼品茶的拉动,总体价格与往年比呈下行态势。毛茶每斤比往年下降10-20元,效益不理想,难以弥补春茶之失。
调频:布局格局调整
减产,不仅有天气原因,更是茶产业应对市场冲击的自发调整。除了高端茶市场消费减少之外,竞争的多元化也在考验三明市茶产业。闽南、闽东、闽北等老茶区的茶商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茶叶销售窗口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三明市茶企承受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茶叶产销量的下滑,涉茶的包装、广告、设计、物流、文化等相关产业也跟着退缩。”杜站长告诉记者。
面对市场洗牌,三明茶业主动求变,探索新路。市场是茶类调整的方向标。2013年全市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三大茶类的比重大概为44:41:14,其他茶占1%,但是2014年茶类结构变动明显。
红茶前两年销路不错,库存量不大,客户沿袭往年进货,因此早春红茶销路尚好,但到了5月份(二春茶上来)市场也走不动了。而岩茶(闽北乌龙茶)春季产销两旺,单价上升20%-30%,诱发了部分茶企业转向岩茶加工,但到了秋季品种茶单价又下降30%左右,把茶农搞得不知所措。
去年,传统绿茶重新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绿茶在全国占主体地位,长期以来约占全国产量的72%,而十余年来受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白茶的多波冲击,2013年比重下降至66%,2014年估计回升到70%左右。就三明绿茶而言,2014年二春茶(5月初)以来,绿茶类的炒绿、半烘炒产销量增大。采摘1芽1-2叶的高档炒绿和采摘1芽2-4叶的中上档绿茶,滋味醇厚、口感好,板栗香突出,价位适中,高档的每斤在100元左右,中档的在50-60元,很适合大众消费。杜站长说:“这表明市场回到正常状态。”
全市茶叶生产布局出现了新一轮的调整。乌龙茶生产开始回调,发展过度的生态脆弱区茶山有荒废的苗头。而尤溪台溪清溪是红绿茶规模生产的加工集中区,茶叶依然产销两旺,全乡茶园3.5万亩,80多家茶叶加工厂,连永春、安溪的部分茶青也被收购到这里加工红绿茶,春季红绿茶价格还上浮15-20%。
变调:两条腿走路
茶叶市场大洗牌,表明经过几年扩张,全国茶叶产量已供过于求。福建茶叶如何转型升级?省委书记尤权对茶业提出“保护生态、注重质量、做响品牌、着力创新”的要求。苏树林省长强调,发展现代茶产业要“两条腿走路”:既要瞄准高端市场,讲究工艺、突出个性特点,把茶叶做精、做专、做到极致,实现利润最大化;也要走批量生产、流水作业、标准化控制的现代化路线,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陈荣凯副省长在去年8月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指出,当前福建省茶产业正进入战略调整期,2018年的目标是面积稳定在360万亩水平,要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只能在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做响品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省农业厅上月转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提升现代茶叶产业发展水平六条措施的通知》,把全省26个县列入第三轮央财扶持的现代茶业项目县,三明市的尤溪、大田、宁化和清流等县列在其中。
三明现代茶产业如何实施?面对行业洗牌,三明茶产业应当如何出牌?
杜站长认为:调整势在必行。三明茶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控制面积,特别是生态脆弱的陡坡茶山应当退耕还林、退茶种草,积极推进现代生态茶园建设。二是要调整生产结构,高档次茶叶可适当开发,重点应生产中档次茶、要求大宗茶优质化,适合大众消费需求,同时要发挥三明市多茶类生产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创新开发有特色的新品种,提高即时效益,有实力的龙头茶企要考虑发展茶叶深加工。三是要积极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提高茶园耕作、采摘、修剪机械化程度,推进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建立茶产品质量监管平台,投入品监管信息化,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五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拓展茶叶销售市场。此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政策保障、金融服务、各类平台建设等方面,为茶产业转型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