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茶界出书成“时尚”行为
普洱茶
 
   时下茶界“文人”出书,“名人”出书,就连布衣草民也纷纷出书,出书似乎成为这两年来,茶界最为热闹的一种时尚行为。
   过去,茶人数年心血熬成书,茶书质高、量足;如今茶人出书像明星出绯闻似的,重要的是向外面高调宣布了一个“出”的动作,至于动作狠不狠,漂不漂亮,都不要紧。
   当著书立作,没了门槛,必然会有乱象。且来看看,过去与今天茶人出书到底有什么不同?
   过去,书是象征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岁月里,要是你能出本书,那是何等了不得的事。学者文人出书,因为出书不仅代表着自己专业知识受到认可,且出书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隐含着一定的社会地位。
   那时,并不是有钱、有文化就可以出书。能够出书那绝对是专家级别的“腕儿”,他们可能毕生教授茶学或是对传统茶文化、先进技术有着精深研究。“茶圣”陆羽集毕生心血只出了一本《茶经》、陈椽教授编著的《茶业通史》,那可都是如今茶人“顶礼膜拜”的经典,也是他在茶界不可动摇地位的文著佐证。
   今天,书是敲门砖
   随着图书的体裁和内容逐渐多元化,茶书的作者也打破了专业作家的局限。如今,大部分茶人出书,正如他们办茶会、做渠道一样,不过是把印有自己名字的图书当作“自我营销”的又一种手段。茶人出书醉翁之意不在“利”,而在“名”。通过一本茶书,从普通茶人升格为行业作家,进而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如此讨巧的事儿谁都想试试。至于之后他们想利用名气兜售产品,抑或到处走穴窜场出卖名气,还是继续发奋著书立说造福读者,这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
   过去,10年心血熬成书
   过去,茶书少而精,说每一本茶书都集结了作者心血而成一点不为过。以前茶人写书相当严谨,必须得通过长期深入对茶的“阅读”,然后理性、深邃甚至是痛苦的思考,从而产生出“磅礴”的思想火焰,最终积聚成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无论是上万字的文化集,还是数十万、上百万的工具书,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作者一笔一画慢慢写出来,每一个论据都是经过实地考察过、论证过的。如此而成的书,怎么能不专业?如此用心写书的人,怎么能不让人敬仰?
   今天,流行快餐式写作
   如今扎堆出书的茶人,写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件简单的事。动动键盘,张张嘴巴,拉个写作班底,就可在几个月内出本书。笔者曾“拜读”过一些茶界自诩为“成功人士”出的书,仅浏览一小部分就怎么也看不下去了,书中内容事无巨细,一笔笔乏味的流水账,实在肤浅。质量好坏还在其次,而有些书,连是不是茶人本人所写都成问题,雇佣“影子写手”捉刀代笔欺骗读者,请原谅笔者表达方式的直白,因为这在茶界早已是人人心知肚明、却都不说破的“潜规则”。
   过去,卖书是苦逼的差事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信息闭塞,新书出版该如何让读者知道,特别对于茶这种小众行业来说?电视宣传?那作者得有多大的名气才上得了;报纸推荐?豆腐块大版面许就花了所有稿费,指不定还得走关系。在那个年代,卖书就是件苦逼的事,也是件极为被动的事。书被摆在书店里,只能守株待兔等着读者看中买走。如果想做场签售会,就得走街窜巷、进单位入学校发单子搞讲座,届时有多少人捧场看名气也靠运气了。
   今天,卖书是场狂欢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想买书打开“当当”、“亚马逊”,喜欢哪本点哪本,货到付款,足不出户就能遍览群书。有了网络,宣传也变得“so eaey”,博客、微博、微信……都是宣传的平台,不求人不花钱,轻轻让读者知道你出书啦!
   2014年,茶界最热门的一本书当属由茶叶复兴创始人周重林联合弘益茶文化品牌创始人李乐骏合著出版的《茶叶江山》。80后的他们玩转互联网,成功颠覆传统的出版方式,通过联合出版,众筹等新玩法,线上销售与线下签售相结合,把一本原本小众的行业书籍玩成畅销书,把卖书闹成了一次民间自发的文化传播“狂欢派对”。
   马上,这种创新的出版模式便被其他人复制模仿,这是个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的时代。
   过去,看书看内容
   过去,茶书对于茶人来说是很单纯的,就是用来“读”和“学习”的,所以茶书的教化功能对于读者来说至关重要。当时的茶人认为,一本书得有文化价值、有学术价值、有实用价值或思想价值,这样的茶书才能从根本上具备可阅读的资本,才值得花时间去看。
   今天,看书看名气
   现在许多读者对茶人出书持宽容态度,认为只要茶人写出的东西符合市场的要求,那么茶人出书就是合理的,没必要太苛求。就像追求新的时尚潮流一样,读者看茶书可能为凑热闹;可能为了喝茶时累积“谈资”;甚至只因为作者是名人,单纯想了解知名茶人的世界,满足好奇心。至于书能否“开卷有益”,能否成为“进步的阶梯”,谁在乎呀!
   互联网打破了我们对所有“传统”的禁锢,名人也好,文人也罢,亦或“一介茶民”出书都无可厚非,为名、为利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年代里也都无可非议,只是当你们落笔时,请对得起这传承了千年的文字。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6-2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