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作为汉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
盛水用壶、品酒用壶、喝茶也用壶。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器家族中,能上和皇亲国戚作伴,下和人民群众为伍,且接触时间最长的要数“壶”,其中尤其是酒壶、茶壶,最为引人瞩目。
壶,随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茶酒文化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演变,也由壶的丰富而推动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
壶的要素:壶腹、把柄、壶流。
壶,从实物形态来说,最早称之为壶的器皿是贮水器,没有流、没有把柄。新石器时期有管状长流的叫盉,是调制器;有把柄和鸟喙(鸭嘴型)型流的叫鬶,鬶有三足,是炊具。盉与鬶有流,以倾注的方式倒出液体。4000年前,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灰陶人首壶(鬶),以人的面部为装饰,特别是把人面的口部设计成流,构思十分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西周青釉提梁壶(盉)壶流的设计,生动地展示它“壶嘴出水”的价值,可以说是壶造型设计的一个革命性的发展。
秦代出现了青瓷匜式壶。壶由贮存器、调制器,到能倾到的匜,两者合而为一,壶腹、壶柄、壶流同时出现,成就了现代意义上的壶。
两晋时期,壶作为存贮与倾倒双重功能的器物频频出现。最初的流多为鸡首、羊首等,但是很多没有出水孔,只是一个装饰,很可能是礼器,或者是冥器;南北朝时期,鸡首壶及兽首壶的流大多数有孔了,实用性大大增强。
隋唐时期,短流高柄长身的壶逐渐定型,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水注,或者注壶。如果说唐之前“一器多用、一壶多用”,那么,到了唐代陆羽(733——804)的《茶经》问世,茶具、茶壶成为专用的系列,茶壶从广义的壶中分化出来。那时,文人士大夫兴起陆羽倡导的“煎茶法”,民间也出现了简易茶具的“泡茶法”。茶壶的品种也由此丰富多彩了。唐末到五代长沙窑生产的壶,壶上装饰有诗有文有画,影响深远。
五代到北宋时期的壶,壶流逐渐加长加高,长流在倾倒时更具有准确性,适合注酒、斗茶。长流壶的出现,说明宋人出于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把壶的功能细化了。宋人讲究品茶、斗茶,长流壶的出现,正顺应了茶事的时尚。
宋代的瓷壶代表了当时中国陶瓷的最高水平。瓷壶在昂首前行,陶壶却日渐式微,沦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日用杂品。直到明代朱元璋1391年废团茶推动泡茶法兴起,第二年景德镇官窑、民窑便并肩生产泡茶用壶。此时,宜兴“羊角山古窑”也出品了“泡茶”紫砂陶壶。永乐年间,皇帝命人制作的“瓷僧帽壶”,影响至今。朱元璋引来“泡茶法”之后的一百余年,才有宜兴文人吴仕设计“供春壶式”的故事。
从1391年到许次纾写《茶疏》的1597年,历经200余年,茶人发现“紫砂陶壶”宜于茶性的特质,许次纾在《茶疏》中记载了茶人的发现,进而人们把紫砂茶壶推送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宝座,从而延续了“中华陶器”的万年血脉,并瓷器并肩立于世界陶瓷家族之林。
从中国壶史的梳理,可以看清三点,其一,中国壶历史悠久。茶事生活是茶壶演变的文化“根”。正是朱元璋废团茶引来茶文化的变革,才有“紫砂茶壶”从烧水、煮茶的火炉上解放出来,从配角变为主角走进正屋,登上台面、茶几。朱元璋无意所作的茶事变革,是紫砂文化的肇起的原动力。其二,消费是推动生产的引擎。茶人、文人发现“紫砂陶器宜于茶性特质”,进而呼唤“大壶变小壶”,才把紫砂壶推上了“称为首”的宝座,不是有了“鼻祖”,就有了国宝、有了国手!其三,宜兴紫砂陶延续了中华陶的血脉,奠定了它的“专指宜兴紫砂”的专用术语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