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贵州茶产业整合资源实行纵横联合的模式加速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黔茶舰队”在全国经济速度放缓的新常态下,产业却逆势上扬风生水起,成为了寒冬里的一枝“报春花”。
在经济加速结构性转轨的重要时刻,贵州茶产业如何在新常态下抢抓新机遇,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摆在每个茶产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从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提升、质量保障、科技创新、金融平台和文化宣传等八个制约黔茶发展发展的要素方面入手,结合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多措并举助力黔茶做大做强,让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贵州茶企看到了新机遇下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希望。
畅流通 市场营销活了
在很长时间里,贵州茶都是为外地品牌代工的“殖民地”。
作为中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全境高原的茶区。贵州高山云雾的独特环境造就了另一个天然的优势——低农残、安全的茶叶品质。
随着国民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贵州绿茶因其源于自然和近自然条件的生态环境,具有绿色、天然、健康等原生态元素,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生活的首选。
由于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不畅通、市场预警机制不健全等弊端始终存在,再加上市场流通要素不活跃、缺乏成熟的茶产业行业销售体系、茶产品品牌建设薄弱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贵州茶产业的市场地位。于是,贵州茶产业加大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营销格局。
去年,贵州省茶企在省外建立销售渠道的公司(企业、合作社)共197家,销售点3027个,遍布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台湾),其中专卖店387个、店中店62个、专柜92个、代销点2486个。据贵州检验检疫局12月18日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出口茶叶104批,货值115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95%和663%。
招商引资与合作交流成效明显,共引进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台湾等14个省(市)的省外投资企业93家,引进资金25.55亿元。参与协调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投资贵州茶产业,协调成立中粮贵州茶业公司。福建省漳州市云润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王老吉.贵州湄潭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将建成年产1000万件王老吉红罐凉茶生产线2条,年灌装54吨矿泉水生产线一条。协调“绿宝石”进入北京吴裕泰专卖店200家、北京的贵州茶销售网点;协调贵天下6个单品进入沃尔玛、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商超卖场2180家,打造中国茶叶品牌渠道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省外开店营销贵州茶、建立连锁系统,补助资金2000万元。支持省内茶馆营销贵州茶,支持省内三星级以上酒店开设大堂茶吧、茶店营销模式,补助经费300万元。
2014年贵州省茶叶电商销售金额为8295.3万元,成交21.9万笔。贵州茶叶电商平台主要是淘宝、京东、阿里巴巴、本土茶叶电商黔茶商城及茶企官方商城,几乎90%的茶叶在这个几个平台上销售。有14家茶企业120个单品在阿里巴巴销售,销售额712.6万元。在淘宝有826家茶叶店铺销售贵州茶。
本土茶叶电商黔茶商城自去年1月3日重新上线以来,专注打造贵州最专业的B2C茶叶电商,现已经入驻了贵州31家茶企,销售单品数量在326个,年底将实现800万元的销售额。公司总经理马文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市场信息不对称,企业不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由于宣传不到位,贵州不少好茶的都养在‘深闺’,鲜为人知。黔茶商城初衷就是要整合贵州茶产品市场流通要素,帮助贵州茶叶企业树立品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流通秩序,畅通了市场信息渠道,解决了贵州茶企发展的最后一道难题。
拢资金 金融信贷易了
融资难,贷款难。在贵州,许多茶企都有遇到资金难题。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梵净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感慨:在贵州,很多茶叶企业往往无法提供有效的实物抵押和担保,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加上企业应收账款高,经常发生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银行由于过分对资金风险的考量,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门槛往往设置较高。
更有企业人士透露,由于部分银行严格贷款回收率考核,不少企业为归还贷款,不得已向民间借贷(通常称“过桥借款”)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这无形中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深化茶企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促进茶产业发展。
为破解茶企资金流的问题,贵州省农委、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分别与省农村信用联社、省邮政存蓄银行、民生银行贵州分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磋商,召开对接会。在此基础上,省建行推行“助保贷”、“黔园通”金融产品,将政府出资额放大5-10倍进行放贷,支持茶企发展,并与湄潭经济开发区签订协议,通过“黔园通”金融产品支持园区茶企贷款融资。目前,贵州省23家金融担保机构和各银行,共支持茶叶企业751家,总计放贷70808万元。
此外,贵州银行也与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等机构联合,打算培育100家以上龙头企业,打造1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茶叶品牌,使贵州茶叶成为继“国酒茅台”之后的“国品黔茶”名片。并在未来3年到5 年,扶持建设全省茶叶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区域性茶叶专业交易市场,并为平台交易90%以上的小微客户群体提供全产业链交易金融平台。
“金融产品与黔茶的“联姻”,将在拓宽贵州茶产业投资、融资渠道,提高茶产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下功夫,保证金融资本在贵州茶产业领域的顺畅循环、有效流动以及规避、防范相关市场风险,帮助企业摆脱资本枷锁”。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说。
谋转型 订单销量多了
“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对企业的创新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28日,参加贵州两会的代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新常态下其实蕴藏着多方面产业机遇。
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寸心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侨军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对贵州茶产业来说,需要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产品,但这也为贵州茶业企业的品牌打造提供了机遇。
“随着市场的细分,茶叶分众化的产品将更受欢迎。经济新形势下,要求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研发个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需求。”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春说。
半月前,当许多茶企还在为新一年的生产和销售发愁之时,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就早早地收到了来自美国的“新年贺礼”:订购该该公司的“绿宝石”绿茶98吨!如果不出意外,他们还将根据当地的销售情况,继续追加订单。
“卖干净茶,挣干净钱”。致力于让天下人喝上干净的茶的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其“‘绿宝石’高原绿茶先后通过德国Galab、中国香港SGS和德国Eurofins等多家世界权威检测机构的农残检测,400多项检测全部合格,远高于国内对茶叶所要求的30多项标准。”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
贵州绿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长期以来,茶在商家手中逐渐脱离了本质,逐步转变为礼品、奢侈品。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深加工、服务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根本之策。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老百姓愿意喝、喝得起、放心喝、买得到的好茶。只有这样,贵州茶产业才能走得长远。”胡继承如是说,未来贵州茶产业将紧跟时代脉搏,积极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只有主动抢抓机遇,在经济新常态下贵州茶产业产业才会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