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出山在咖啡之前,享受了千年的独宠,除了酒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饮品能与它争锋。唐代的陆羽说茶本是南方之嘉木,在他的《茶经》中已经记录了不少茶产地。可见茶的流布是有心人所为。在不同的地域落地生根,吸取日月精华,及山川灵气,经历时间的磨蹭和酝酿,逐渐形成的独特个性,一啜之后,留香齿颊,口感刻入记忆。
制茶和治茶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动。人文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冲突、纠结及悟化,应运了茶文化的产生。如福建、浙江、广东虽然都是邻省,却蕴涵不同的茶文化。再瞧一下西藏和蒙古的奶茶文化,其中又各有奥妙。
茶,约17世纪飘洋过海出国,先到欧洲,再到英国。土地上不生长茶的英国,对茶偏偏情有独钟,茶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茶文化。上百年的时间,他们无茶不能尽欢,早上睁眼后,晚上闭眼前,都需要一杯茶,当然不能漏了早茶和下午茶。下午茶配合小点心的场景,频频出现在他们的文学著作中。茶仙和茶圣们看了,不知有何想法。
茶成了西方人的嗜好之后,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所有出口的中国茶,茶以奢侈品的身份,打入他们的上流社会。1833年以后,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大吉岭种茶;1867年,斯里兰卡种在南部山区,试种茶叶成功,便剔除染上了不治之症咖啡锈的咖啡。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及非洲等地种的茶,味道较浓,制作出讨好西方人口味的红茶。它们的山区雨量充沛,适合茶的生长,从此产量激增。不多时,这些地方成了输出茶的大国。英国在殖民地种茶,成本降低,价格一般化,于是茶走进了平民百姓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此也有了自家的茶文化。
印度人喜爱味道浓郁的茶,他们加入了肉桂、豆蔻等许多不同的香料,制作了马莎拉茶等不同口味的茶。斯里兰卡的茶配上奶,味道特佳。
最近,刚和几位印度朋友一块旅行,他们喝茶的执著,令从几千年前祖辈就开始喝茶的我,不得不刮目。他们旅行在外,身边还带着煮茶器,睁开眼睛之后,在床上饮下一天中的第一杯茶。晚上睡前的那杯茶,也不马虎。下午茶如仪式般的举行,绝不苟且。除此之外,随兴而喝,想喝就喝。
斯里兰卡的同伴,似乎没有我印度朋友的茶瘾大。但是,下午时分,时辰一到,他们就开始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在这种时刻,只有茶餐厅能解决问题,乡下的茶餐厅十分可爱,朴实。往往是一个大圆锡盘,上面甜、咸点心,如蛋糕、汉堡或热狗堆等堆积如山。下午茶用毕,收银员点算点心的件数,收取费用。
其实,我们新加坡人也好茶,不过跨进咖啡洋茶铺,或者小贩中心时,多是用餐的时间,喝的饮料不是咖啡,就多是茶。我们的茶,类别多,茶(炼奶+糖)、茶乌(有糖无奶)、茶过松(无糖无奶)、茶西(淡奶+糖)、茶西稍呆(淡奶+少许糖)、茶西免呆(淡奶无糖)等,还有刚学的名词,钓鱼(茶袋)。如果有印度人开的茶水摊位,还可以有姜水、姜茶、姜茶加奶等选择,有些时候还供应马莎拉茶和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