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寻味红茶的杯子
 
   喝红茶时, 我喜欢换杯子。
  其中缘由, 我想, 除了我那素来喜新求变爱玩爱新鲜的个性作祟外,借着每一回杯子的轮替, 不管是纯白的缤纷的粗犷的雅致的浑厚的纤巧的, 不同杯子的不同个性不同色彩不同触感, 与当下的心情、 气氛、 所饮茶款间的彼此互动交会的当口, 每每总能令我由衷地生出一种此刻正在认认真真好好体验着感受着生活里生命里的种种美好的喜悦。
  也因此, 从拥有了自己的住处后没多久, 我就开始, 一点一点慢慢地添购了许多许多的杯子。之后,搬到现在的住处时,为了容纳这些数量惊人的杯子,还特别请建筑师好友李玮珉为我设计了一整面餐具柜。
  而或许是因为我那极其庞大的数量与略显繁复的要求以及高度的期待所致, 当时, 这座餐具柜,可还是整个空间设计里最晚落定的部分.我还记得,一直到所有室内工程都已逼近完成之际,有一日,玮民传真过来一张手绘的素描设计稿,寥寥几笔简单勾勒出这座柜子的大致形貌,完美的解答就此浮现,我的这些杯子,从此有了一个舒坦安适的家。
  现在,这座柜子正静静地伫立于我家入口玄关与厨房的交界处,下半部分较宽、上半部分略窄,让我可以稳稳妥妥地从下到上、从盘子茶壶玻璃杯咖啡杯茶杯一路一只只堆堆叠叠直上天花板。玻璃柜门则巧妙设计成前后双开形式,不管从厨房这侧或从玄关那侧都可以随意轻松拿取。
  也因此,对于一天总要好几次找杯子取杯子的我而言,有了这样一座柜子,不仅日常里极是一目了然方便爽利,每回有客到家里喝茶,我也总由着客人们自己选杯子拿杯子,一伙人围着餐具柜,指指点点左右端详一只只细说其中身世典故,不知不觉便消磨了不少话题与时光。
  而也因着这座杯子柜,促使我的杯子轮换频率,益发渐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不仅每天每天不肯重复,到后来,甚至执迷着,早上下午晚上,也一定至少还要再换上一轮……
 
    早餐的杯子
  比方每日早餐时光,是我一日里最最重要的红茶时光.这时间,为着提振精神兼填饱肚子,遂通常选的是阿萨姆,祁门、 乌巴,肯尼亚一类浓烈芳香、 脾性鲜明的茶款.再冲上多量的鲜奶或奶泡一起喝。
  所以,我的早餐杯子,也往往口径显得大些、质感敦厚些沉稳些、 颜色与造型则相对朴素些。例如,用了好多好多年、杯底都已开始出现裂纹了,却仍旧爱不忍释的在香港买的蓝纹大陶杯;在西班牙知名厨艺家Clara Maria Amezua所开设的餐厨具铺子Alambique里寻获的、倒了牛奶以后还足足可容纳一整壶红茶绰绰有余的硕大白瓷杯,在东京南青山家具店里实到的,体积虽大却气质雅致的浑圆杯子;购自巴黎,纯白里却流动着十分法式活泼风趣的Saxen三脚红茶杯以及欧式古典里却仍能含蓄轻盈的Bernardaud "Fusion White"红茶杯;以至近半年来因迷上了泡沫奶茶,遂最上手最常用的Royal Copenhagen 的“Ole"马克杯……
  每每在满盛了奶茶后,两手紧紧交握,暖烘烘的热气,令我的每一个早晨,都有了芬芳温暖且踏实饱足的开始。
 
    午茶的杯子
  而午茶时间,我喜欢的是清香的清爽的、有着花一般温雅气息的春摘大吉岭、尼尔吉里、锡金。也所以,这个时间,我惯常选用的是,优雅些细致些、纤薄些精巧些的杯子--而这样的杯子, 通常也是一般礼仪认定的标准红茶杯型 。
  比方说, 我始终十分激赏的德国牌子Arzberg的蓝条纹杯与黑色石纹杯; 在香港著名设计师Alan Chan于东京新宿高岛屋百货所开设的茶馆“茶语”里买到的、上头工笔描绘着一只漂亮纸鸢的白瓷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北欧Royalcopenhagen旗下赫赫有名的古典蓝花杯;造型极其简洁优雅的德国Mono Mi-kaela Dorfe1红茶杯……
  杯子本身油然绽放的雍容娴雅气质, 再配上清冽的茶香和几缕斜斜洒入的午后阳光,总能令我在越近傍晩时分越发高涨的截稿压力中, 犹能稍微地保留下些许自得自在的闲情。
 
    基本款杯子
  当然也有些杯子,是日日季季时时刻刻皆宜的,特别是所谓的“基本款”杯子,素来对于形式简约的事物有着说不出热爱的我, 虽说难免容易对基本款杯子动心, 但 由于选杯子向来坚持单只单只采买,遂而,根据经验,除非能在基本之外,犹能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脾性与风格, 否则, 往往在我那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餐具柜里一摆,便要相对黯然失色了。
  然而多年下来, 还是多少有幸拥有了一些水平风格以上的基本款好杯, 比方, 来自巴厘岛的方盘白陶杯子; 风行了好多年依然经典的calvinKlein灰褐陶杯; 以及台北Gallerysu引进的、 附有金属盖的波兰白陶杯子;
  日本著名设计师与民间艺术家柳宗理设计的、模样极沉静安静谦逊无华, 却有无限韵味内涵在其中的骨瓷杯子……都是我赏玩品味多年, 仍旧有滋有味不生厌腻的基本款上选不一样的杯子。
  习惯了一只有耳杯配一只浅底圆盘的组合好久以后, 渐渐地, 也开始有了 “为什么非 这样不可” 的疑惑 。 尤其常常不加糖不加奶纯饮之际, 更觉得这多出来的手把和茶碟似乎有点多此一举。
  也因此, 一些形式样式逸出于传统西式红茶杯组之外的杯子, 也渐渐走入了我的红茶杯行列:比方欧洲知名连锁乡村面包咖啡馆Le Pain Quotidien出品的白陶茶碗, 大小两只配成一组,大碗装茶,小碗装茶匙茶包或滤勺,甚是方便好用;在东京FrancFranc买到的黑碟子白茶杯组合, 则是另一半心血来潮的搭配; 而最是偏爱常用的, 则是多年前在京都清水寺附近偶然邂逅, 极质朴醇厚的米褐色直纹粗陶茶碗。 
  一心数用多头忙乱的午后,盛一大碗香气优雅滋味踏实的夏摘大吉岭, 一口一口徐徐饮尽,格外安气定神精力百倍。
 
    世界各国的杯子
  一方面由于贪图价格便宜与可选择款式的多样, 一方面这几年出国着实频繁, 遂近来, 我的杯子渐渐地有越来越高的比例是来自于异国行旅之际的采买 。  
  而不同的同家, 杯子的长相气质也往往有着极大的差异 。比方说,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杯子, 仿佛直接沾染着那片土地上灿烂缤纷得几近直接的蓝天、 阳光、 植物与花朵色彩,遂也是一片五色亮丽叫人难以逼视。
  法国的杯子, 尤其是近两年的设计, 虽说难免笼罩在全球性的极简与禅”的风格下,却总像耐不住浪漫本性似的, 更多了些许流动的舞动的线条。我想,就算是极简,也应该是一种“有机”的极简吧!
  至于纽约的杯子, 则绝对是摩登的时髦的、足令人眼睛一亮的。但是,可别忘了, 这儿可是个没时问坐下来好好喝茶的城市呢!也所以,即便设计上再怎么出人意表,我的看法是,纽约的杯子,光用眼睛看绝对比实际使用要更令人欣赏……
  至于最合我胃口的, 我想还是北欧的杯子吧!北欧的设计一贯冷静低调, - 踏实扎实实用, 至多只在关键处画龙点暗来上一点神来之笔, 便足以叫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0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