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泥的好坏与真假
 
   紫砂泥的好坏与真假
   紫砂泥料的好坏,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取决于矿源的品质。其次,加工、配方、练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更细一点考虑,制作作品的工艺,施工的功力及烧成的条件等,也都会影响到材料的最终表现结果。前面我已讲了有关矿源及配制的大概过程,不过,一般玩家因为没有感性认知,还是无法看懂泥料的真正好坏。我想,大家可以用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可以把几种相似的作品,从色泽的自然性、颗粒的丰富性、质感的柔和性、结构的致密性等方面进行对比;使用前和使用后进行对比……,总之,鉴别真假好坏的最根本要点,还是在于其可欣赏范围的内涵和机理质感。至于表面的亮度和敲击声音的清脆程度,那到不是绝对的标准。有的壶很亮但却不一定是好泥,有的壶敲起来很响却不一定是好料。这些,都是要进行综合全面地评判,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不同色调的泥料,对于所因该表现的具体造型,也是需要考虑和讲究的。比如,活泼圆润的款形比较适合用红泥来做;浑厚凝重的形态比较适合用紫泥来做;而端庄方正的造型则适合于更深颜色的表现。一般来说,简洁是一个基本原则,越简洁的形制却越是难做好。而越是自然简单的色调,留给玩家品味的空间就越大。
   按矿物学结构的角度来看,紫砂泥和其他许多陶土一样,主要是含硅、铝、钛、铁及一些颗粒不等的盐类物质,只存在组合比例和颗粒构成上的一些区别,因此,只要黏土和矿粒级比合适,可塑性大致在可制作的范围之内的泥料,都是可以用传统紫砂工艺来制成杯、壶、盆、罐等器皿的。因此市场上有许多紫砂产品所用的泥土,都是采用了本地黄龙山以外的矿料。当然,其品质是难以达到本山矿的质量指标,不过,也有一些泥质是比较接近的,这让没有深度专业了解的人来辨别,恐怕是很难。但既然矿质指标都是相接近的原料,那么真与假又怎么能有绝对的标准呢?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1、任何东西的造假,都是由于市场需求量过大以及部分商人逐利胃口的膨胀所致。
   2、丁山黄龙山底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勘测其总含泥量为二百万吨左右,且这里面还有许多不能制作茶壶的夹层料。在台岛掀起的那股持续了近十年的第一春(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还是能够富足供应的。而今天大陆市场的需求量已远远超过当年,就目前整个紫砂陶产区的泥料需求量来估计,光茶壶大约每天要消耗三十吨以上,而杯盆罐以及杂件的用泥量则更大!可想而知,全部要用黄龙山底下的矿源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维系大陆市场的需求,那些商家势必要寻找其他可以代替的泥矿,于是,真假紫砂就出现了。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