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煮三江好水,细品下年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是云南茶叶发展史的浓缩,同时也是云南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品茶就是在品读历史与自然,品读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会品出普洱茶的高雅而持久、内敛而浩荡、古老而时尚……
好茶才具有品饮价值,那么如何利用感观来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呢?
1.观察膏体
在茶膏冲泡前,我们应当首先仔细观察茶膏的外观。就目前茶膏生产而言,不管是以什么方式生产的茶膏,如大锅熬制、中药制膏、低温萃取等,其茶膏的外观色泽都呈黑色或褐黑色。
这里关注的焦点是茶膏含水量的问题。如果膏体发软,说明含水量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染菌。将这种茶膏在空气中裸放,如遇潮湿天气,一星期的时间就会生成“白毛菌”(空气中的腐败菌侵入并滋生的结果)。产品安全性大大降低。好的茶膏外观是千爽的,既硬又脆。最高品级的茶膏是外观出现白霜(注:白霜与白毛是两个概念,表现形态不同)。这种挂霜的茶膏有如雪覆青石,是茶叶中富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有极强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它的膏体也是干爽的,不软不粘。因此,茶膏的含水量或者是千爽度是我们观察膏体好坏的第一位关注要点。
2.汤色
茶膏冲泡后,其汤色应是红润、通透,明亮。忌讳偏暗和混浊,尤其不能出现“肉眼可见到的杂质”。因为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的产品,重要的一条是具备小分子的概念。茶膏的汤色愈是红亮、通透,其小分子的物质愈多,反之,汤色偏暗,有杂质,说明茶膏所含的大分子物质没被降解,其品饮的价值也就愈低。
当然,为了防备不法商人通过添加色素增加茶膏汤色的红亮度,也可将冲泡出的茶膏汤汁放入冰箱冷藏,待其温度降低后,或完全凉至零上5℃时取出,观察汤色。这种方法是借用化学过程中的还原反应检测,它可使茶叶中的果胶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在温度变化状态下,出现还原反应。正常品质好的茶膏会出现汤色偏暗现象,是小分子的聚合。而品质差的茶膏,或想通过添加色素增加茶汤红亮度的茶膏会在这一简单的检测中现出原形,不仅汤色会出现重度偏暗,而且还会有大量悬浮物与沉淀物,即“肉眼可见到的杂质”的出现。因为,色素类的添加剂也属于大分子,在温度骤降的状态下一下就会暴露出来。同样,一些不法商人为提高茶膏汤色,添加高锰酸钾与敌敌畏,企图增加茶膏汤色的红亮度和通透度,并使茶汤增加了一种醇厚感(制作假酒的人就是往酒里添加敌敌畏,使酒液出现挂杯现象,增加所谓的醇厚度)。如何利用感观来辨别普洱茶膏的好坏?
通过这个方法,也一并能发现。
实际上,国家在规定“固态速溶茶”标准中,就明确规定,茶汤如遇“肉眼可见到的杂质”就可视为不合格的产品。因此,这一条也同样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3.口感
这与茶膏的不同加工方式有关。大锅熬制与中荮熬膏由于高温的过程,使茶叶的香气部分大量逸散,其口感是微涩、淡薄,无味。低温萃取的茶膏最初的口感是润滑、厚重,无异味,有淡淡的沉香味,但两年以后,其茶膏的香气与口感呈上升状态。其原理前面提到,这里不再重复。因此,就大锅熬制与中药熬膏而言,为弥补香气的不足和滋味的淡薄,可以通过添加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来补充的。关键是必须如实标注,否则,我们不知道添加了什么?添加了多少量?同样涉及食品安全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