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唐代金银茶具
 
    唐代金银茶具入唐后朝廷对茶饮更是大力提倡,在竭力搜求各地名茶的同时,还子大历五年(770)在浙江顾渚山侧的金沙泉畔建造了贡茶院,表明王室饮茶业已成风。而唐代宫廷茶具更是毕其意、美其器,其质地、造型、材料更是精益求精,精美绝伦。
    因此,在唐代,除了陶瓷茶具外,还有金、银等其他质地的茶具,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的开放程度很高,对外交流也频繁,吸收了西亚一带的金银器加工工艺,并结合本土的工艺,把金银器制作推向一个创作的高潮。此外唐代大量的金银矿被开发出来,金银器的加工工艺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从现存及出土的材料来看,唐代的金银茶具也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且等级最高的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茶具。
    1987年4月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一套唐代宫廷茶具便向世人揭露了唐代宫廷茶具的神秘面纱,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唐代最全最高级的一套专用茶具。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包括茶碾子、茶罗、茶则和长柄 勺,均是金银茶器,另外尚有部琉璃质的茶碗和茶盏,还有盐台、洁器等,可见地宫供奉的茶具已是十分完整的一整套了。
    鎏金银笼子
    通高17.8厘米,口径16厘米,腹深10.2厘米,制作精美,是用来装放茶饼的。由于唐代茶叶以饼茶为主,饼茶易受潮,要用纸或篛叶包装好,放在茶笼里,挂在高处,通风防潮。饮用时,随手取出,如果茶饼已受潮,还需要将茶笼放在炭火上稍做烘烤,使茶饼干燥,便于碾碎。陆羽已在《茶经》中提到盛放茶饼的茶笼子,是用竹篾编制的较为普通的茶笼,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茶笼的材质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制作的茶笼子,则尽显贵族气,用金银质制成,讲究精工细做。
    鎏金茶碾子   
    茶碾子通高7厘米,最宽处5.6厘米,长22.7厘米。鎏金茶碾子轴长21.6厘米,碾轮边尖,轮径8.9厘米。茶槽子一侧錾刻“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两”,茶碾子则錾文“(石咼)轴重一十三两”。文思院是唐代专门为皇室加工生产手工艺品的机构,可见这套鎏金茶具是文思院专为僖宗制作的。由于唐代流行末茶品饮,凡饼茶需要用茶碾碾成粉末,该茶槽子和茶碾子就是用来碾茶用的。
    鎏金茶罗子
    茶罗子分罗框和罗屉,同置于方盒内,罗框长11厘米,宽7.4厘米,高 3.1厘米。罗屉长12.7厘米,宽7.5厘米,高2厘米。茶饼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过罗筛选,罗筛是点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陆羽倡导的煎茶,是将茶未放在锾内烹煮,对茶末的粗细要求不是很严格。晚唐的点茶,茶末放于碗内,先要调膏极匀,以茶瓶煮汤,再注汤碗中,以茶匙搅拌,茶汤埂呈现灿若天星的效果。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细不匀,拌搅时就得不到较佳效果,因此,茶罗子成为点茶的关键茶具,古代茶罗的实物过去没有见到过,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件,确是十分难得。
    鎏金摩羯纹银盐台
    银盐台由盖、台盘、三足架三部分组成。通高25厘米,盖做成卷荷形状,十分精致,台盘支架上錾文“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涂金盐台一只”,明确用途是盛放盐巴的,由于陆羽生活的唐代在煎茶时,还有添放盐花的习惯,该盐台成为唐代饮茶法的有力佐证。
    鎏金银质茶匙
    茶匙长19.2厘米,柄长而直,匙面平整,并錾刻“五哥”字样。茶匙是用来击拂、搅拌汤花的。陆羽在《茶经》中曾有茶匙的记载,宋代蔡襄《茶录》也说:“茶匙要重,拂击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主。”
法门寺地宫所出这套茶具,质量十分讲究,质地也十分精良,它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宫廷饮茶的风貌,唐僖宗把自己喜爱的茶具亲自拿出来供奉给法门寺,也说明了茶与佛教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作者:佚名
日期:2018-12-1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