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宋元清的品茗杯变化
普洱茶
 
    宋元清的品茗杯的变化,杯形因品茗方式改变而变异,宋元品团茶,到了明以后废团茶改饮散茶时,茶器中的杯子有的称“盅”,有的叫“杯”,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皆可成杯。
 
    另在杯形上分成碗形、铃形、端反。同时在烧结完成后,因使用的釉彩而生白瓷(以明德化瓷为代表)彩绘瓷(明万历彩为代表)等。茶盅与茶杯皆指品茗器,惟口径大小之分有了区别,茶盅口径10至12厘米仍闪透着茶盏的余韵。茶杯则口径不及盅的一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
 
    明以后茶盅或茶杯有专门烧制的官窑,引动茶杯审美观念的变动:有的喜爱单色釉,有的则以青花器为上
,又有人爱五彩绘的多重色彩。
 
    官窑杯器,形制婉约,纹饰精美,赏玩功能大于实用。文人雅士品茶吟诗,却见怀想单色青瓷,杯形遽变,赏其色玩味包含着文人的人生观。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浙江杭州人)《君山茶片奉答四首》:“八饼何须琢月轮,不如细啜越瓷新。漫忧销耗通宵醒,元是秋堂少睡人。”金农独爱越瓷,而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在《试茶》中说:“道人作色夸茶好,瓷壶袖出弹丸小。一杯啜尽一杯添,笑煞饮人如饮鸟。”袁枚试茶以小瓷杯啜品,而阮元(1764—1849,字伯元)
却在《试雁荡山茶》中说:“嫩晴时候焙茶天,细展青旗浸沸泉。十里午风添暖渴,一瓯春色斗清圆。最宜蔬笋香厨后,况是松篁翠石前。寄语当年汤玉茗,我来也愿种茶田。”
 
     一瓯春色斗清圆,没有交代茶杯的材质,却说品茗最宜松竹交翠胜景中,在优美山中种茶品茶,杯器似已融入自然了!
 
     到了清代,茶杯上的图案绘制也注入故事、诗文及动植物图案,以致花纹的表现技法、笔触更连结了瓷器与绘画的亲密关系。而在杯形的容量则转趋口小、量少的小口小啜杯器,以碗、盏称谓,口径12厘米左右,茶杯之器口径则不及三分之一,杯形的叫法在西方瓷器有品牌的称谓,而素有品茗王国的中国却不若古人,简化成为大、小杯,高、低杯的空洞抽象之中,而日本茶道中的碗形状,其实模仿自中国历代杯器。而今在东方晶茗蹿升的香气,正是撩起失去娇媚形状的开始。
 
作者:玲儿
日期:2015-06-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