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由厦门茶人徐庆生与徐希西合著的茶书,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的作品,深度挖掘了产自江西广丰县铜钹山的红茶“河红”背后的文化。
铜钹山位于武夷山脉江西一侧,此处茶品与正山小种一脉相承,有相似之妙。此书希望借系统性的挖掘,将品质上佳却名不经传的河红,展现在茶客面前。
从历史到品饮 由文化到产品
全方位解读铜钹山河红
来到徐庆生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历史、自然、人文、工艺、品饮、功效等方面解读铜钹山河红。
徐庆生告诉记者,铜钹山河红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引发了他的研究兴趣。据资料显示,铜钹山极好地保留了原始的生态面貌,以至于至今还能保有3万多株的红豆杉。“这些都源于‘千年封禁’的历史。” 徐庆生说,铜钹山易守难攻,经此入闽路程短、行军快,又可补充军饷,所以多次农民起义与此处有关。于是从唐朝9世纪的黄巢起义起,朝廷屡屡封禁,最严厉的是明正德至清同治,一封三百年余年。因为千年封禁,才留下一方世外美地。
“好山好水出好茶,”徐庆生说,此处自古生产茶叶,特别是受福建影响,清代就生产出了充贡的红茶、青茶。其茶形美色好,滋味醇厚香甜,润爽滑口,无滞涩感,有明显的高山韵味。在茶品以外,万里茶路由武夷向北的重要渡口——河口就在铜钹山附近。因此,铜钹山地区与中国茶对外贸易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好茶还需展示
文化与品牌助地方茶业发展
提到铜钹山河红,著述颇丰的徐庆生感到,好酒要出巷,好茶也得出门吆喝。他表示,江西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文化挖掘、品牌发展有待加强。比如铜钹山所在的上饶市,古称信州,《茶经》作者陆羽就曾隐居于此。同时,铜钹山和武夷山对比,茶园的生态条件、植被条件、品种情况都十分类似。工艺上,自古也有“河口师傅满天下”的说法。可是此处所产的“河红”相较武夷山出产的正山小种,知名度却不可相比。
“我常常说,茶叶离开文化就仅仅是树叶。好茶并不代表名茶。好茶要变成名茶,需要转化。”徐庆生认为,“这种转化的催化剂,就是福建茶企一直比较注重的茶文化和茶品牌。”
记者了解到,《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已成为铜钹山所在地、历史茶区江西广丰县的首部茶叶专著,收入了当地档案馆。而作者徐庆生与徐希西,不仅系统性地挖掘梳理了广丰铜钹山河红的文化和特质,还积极联络福建著名茶企正山堂茶业,为江西铜钹山河红做高位嫁接。如今,正山堂已开辟铜钹山河红产品线,推向市场,形成双赢格局。
采访的最后,徐庆生告诉记者,好茶也要出门,更需文化与品牌。“希望更多这样有文化有品质的好茶,能进入广大茶客的生活中。”
作者名片
徐庆生,副研究员、国家评茶师、厦门茶叶学会(协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名茶丛书·名门双姝》、《品读通仙》等茶书。
徐希西,茶文化硕士,曾参与合著出版《中国名茶·金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