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却月壶

普洱茶

        却月壶出自清代篆刻家陈曼生之手的曼生壶,题识有“却月”铭:“月满则亏,置之座隅”。取自然现象的“却月”造壶,告诫人们处世谦虚谨慎,凡事留有余地,作为座右铭。铭文典雅隽永,读来耐人寻味。“曼生壶”传世实物的真品甚少,却月壶式仅见泥绘却月壶实样。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涉猎艺术广泛,而且造诣极高,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

        却月壶造型工艺

        通体如半月状,取材于自然,寄情于壶,浑然天成。此壶用砂精致,清朗典雅,新颖细致,用工精确。其壶身、壶钮、壶流、壶盖皆为同一却月形状,可谓造型之经典,用意之深刻。

        此壶为陈曼生珍爱,寓意天人合一,阴阳调合,告之世人凡事过犹不及,居安思危,才能宠辱不惊,谨慎行事,才能平安度世。情之深,意之切,融之入壶,以壶寄情,可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珍惜拥有,憧憬明天;或曰:爱我所爱,情我所情,无悔无怨。此壶为弦月状,有飘逸之风,胸无芥蒂,意趣清远者方能为之。把此壶也,飘飘然如乘月仙洲游,凌虚步空,太清飞升,潇洒绝尘。如不可执,抱憾一生;如执却月,吾心飞翔。

        “却月”的典故

        酷爱紫砂壶的陈曼生乃文人才子,自古文人多风流,身居地方官,无奈风月,遂寄情于古典文学,尤好两情相悦之典故。为官二年,十五之夜,闲暇之余,夜读《水浒》,不禁为师师与燕青之情所动。唏嘘间,挥毫留师师赠燕青之古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于书桌,以已为燕青,默诵数遍,有如身临其境,其情,不禁暗然神伤。临窗抬头,满月如轮,挂于天际,浮想联翩。一日之隔,满月则亏,有如人生,患得患失。遂手绘一满月壶,观之却竖置不能立,横置不优雅,乃弃之,再看诗词“月有阴晴圆缺”,曼生不觉已是泪挂两颊。为己?为壶?为师师?不得而知,而又一经典紫砂壶式,却已然成形。

        泥绘却月壶
  
        其款式为曼生所创。壶身似圆月,底部尚缺,功能上置以平稳,又切构思题意,三弯嘴,耳圈把使之平衡,上部腰圆嵌盖,与整体融切,合乎茗具设计之规范。壶身泥绘,重叠山峦,层层起伏,亭亭相立。观景远处湖光山色,渔舟晚唱,似明月初生,一派生机。

        盖内有“宝义”篆书长方章,底有“云月山房”印款。把梢下刻:“梅林道人雅玩”。此壶用大红泥制作,清朗典雅,绘图用深黑泥作景,对比鲜明,重现“曼生壶”新颖明快、古雅宜人的感觉。

        整壶蓄意深远,拙而空,沉而巧,红泥深艳黑泥浓郁,对比鲜明却相得益彰,大方古朴,实为佳器。
 

作者:玲儿
日期:2015-08-0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