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PUER10000问 >
喝茶如何才能不哇凉哇凉呢?

   喝茶如何才能不哇凉哇凉呢?
   北美茶叶年会上,陈宗懋就开创性地提出实行茶汤检测农药残留的办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陈宗懋说,茶叶的农残问题本来就是个伪问题,我们喝的是茶汤,不是吃茶叶!
   “农药绝大多数是脂溶物,即农药是不溶于水的,如果农药超标我们是可以直接看出来的,而不会溶于茶汤当中,因此,拿茶叶固化物的超标来讲中国茶叶的农残超标,显然是不科学的。”中国工程院茶界唯一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陈宗懋说。
   “控制自然”是一个妄自尊大的词汇,形成于生物学和哲学的初始阶段,当时人们以为自然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应用昆虫学的观念和做法大都始于科学的蒙昧时代。如此原始的科学却配置了最新的、最可怕的武器,在对付昆虫的同时也危及地球的安全,实在是我们的大不幸啊。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先对比下两种观点,《寂静的春天》里说的很多道理,简单明了,在我们国家的教科书中也有相关内容的呈现。
   再看陈泰斗代表的这种观点,其实也有道理,而且是站在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主导思路上,再延展开来,会涉及到可能煽动起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贸易壁垒概念,陈泰斗很客观的在针对人体安全上做文章,是理性而科学的。这对于一个观点的表达,是最理想的状态。
   诚然,陈泰斗说的很对,但是当我们把立足点暂时脱离经济,把视角放得更宽一些,不要只看到人类,而是看看整个生态圈,或许会听得到更多的声音。
   这里我复述一下咱们中学学过的内容,我们人类所处的这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由于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生态系统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地球进化出这样一个生物圈,是经过了46亿年的选择,生物圈中每一个分子的存在,都是经过漫长进化得到的结果。
   然而最近一百年,人类获得了一种能力,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分子。一开始的时候,人类也不知道这些诞生于实验室的化学品有什么用,后来发现化学品旁边有昆虫死亡,再后来就被用于农业了。那个时候,人们以为,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
   我们人类是一个较为高级的有机体,比如DDT这类的化学品要杀死一个成年的人类,确实不太容易。但逻辑是这样的,人类属于地球,而不是地球属于人类,但是一旦化学品进入生态系统的循环,受到影响的绝对不仅仅是人类。
   首先,人类不喜欢的那个“害虫”或“杂草”会被消灭,这是使用化学品的初衷。但是不要着急,这些化学品的存在还会有其它的作用,担任分解者的一些比较弱小的生物,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被消灭了,这会使得生态循环渐渐走向另一个方向。比如,蚯蚓如果被大量杀死,就会引起土地板结,以及一系列不良后果。还有一些更小的微生物会被杀死,导致分解者的组成结构被改变,这会使得生态循环渐渐走向另一个方向,最终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崩溃,当然,短期或不可见。
   另一个方面,被杀死的害虫会被食物链上端的动物吃掉,比如鸟类或家禽,那么这些化学品就渐渐富集到了鸟类身上。鸟类如果因此大量消失,那生态系统的平衡会在这个点上被打破。退一步说,就算鸟类能够抵御这个程度的化学品富集,那鸟类之上的食鸟兽类呢?这种富集一旦存在,终将在某一个层级上显现出危害,甚至这种富集了化学品的东西可能走上人类的餐桌,那就可以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了。
   再有一个方面,小剂量化学品伤害不了成年人,但是对于极其弱小的幼体,却相当可怕,这也是当今不孕不育人群变多的根本原因。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用农药?
   农药可以解放劳动力,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经济活动。而今,结合化学品进行农业生产,已经形成惯性操作。如果不用农药,很多农业生产几乎难以维持。
   那在这种经济惯性下,我们还能有什么选择?
   我们真的有其它选择,尤其在茶产业上,必然有更好的选择,理由如下:
   1、当今中国的茶产业现状不是缺乏产量,而恰恰是产能过剩。
   2、茶不是粮食,与烟酒一样,本来就是长物。
   在这种背景下,我猜测人们对待茶叶的态度应该会是往“我们要喝到更好的茶”这个方向去走,而不是“喝不死就行了”这个方向。
 

作者:玲儿
日期:2019-02-1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