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宜兴“古龙窑”

  

     丁蜀镇历史上曾经有30多座龙窑,开窑时景象壮观。随着现代烧制技术的演变,今天仅在地处相对偏僻的前墅村遗留一窑,人称“前墅龙窑”,是目前宜兴仅存的仍在使用的明代创建古窑,原是村民烧制陶品的私窑,至今已历经19代传承。现在的守窑人姓吴,是地道的宜兴人。
     龙窑的大小不一,我们以“前墅龙窑”的样子来介绍龙窑的基本形制和构造。
     龙窑都是利用山坡地势用砖砌筑成,远望如卧龙,为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龙头朝下,龙尾朝上,长70米左右,下部称“窑炉头”,上部出烟处称“窑梢头”,中部为“窑身”。
     窑身内成拱形,最高处2.6米左右,最低处2米左右,横径宽2米左右。一般有4个“窑户口”,供装窑、出窑。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尾端无烟囱而置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
     窑内分区称“股”,大窑可达13个半。每股再分区称“甲”自下而上,第1股较大为8甲,其余每股为4甲,大窑可有58甲,对应58对鳞眼。放置高身壶坯的匣钵称“高头”,放置矮身壶坯的匣钵叫“匹只”,统称“掇罐”。匣钵圆径统一,叠置一摞称“1臼”,每甲可竖立6臼。每臼平均回放12只掇罐,1甲一般可放72只掇罐,1窑满装可达3000只掇罐。若以平均每只掇罐套装9把壶坯计算,1窑能烧制2.6万多件大小各异的茶壶。当然,主要是一般性的大路货,高档壶所占比例极小。
     窑背拱高0.6米左右,相距1.3米左右设有对称的“鳞眼”用以投柴料。
    “龙窑”如何烧造的呢?
    “龙窑”也称“柴窑”。
     窑的两边留有鳞眼孔,外界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对烧成效果都会有影响,投柴量、投柴方法等变量也较多,不可控程度高。
     龙窑烧制,全凭窑工目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决定。
     开始点火一般是在夜里,从“窑炉头”开始,用松木段(仅用于点火),烧一整夜12小时。天亮了窑内湿气也驱除后,在窑顶把窑背的前2对鳞眼封泥挖开,两个窑工对站在窑背上,同时向窑内投入茅草烧到窑里发红。以此类推,第3、4对鳞眼也同时烧,逐渐向上自第11对鳞眼开始,改为一对一对鳞眼转换。一般到第3天中午可烧到窑梢头处“落山”,即熄火。前后计30多个小时。窑工和客户聘请的师傅要经常交换意见,使窑温均匀,并使两边产品同时烧成。烧过的鳞眼仍要用泥封住,形成还原气氛。全窑冷却后即可出窑。生产周期约4天左右。8月份为一年中的最佳烧窑期,天好,草好,坯也好。
     凡紫砂窑均以茅草作主燃料,偶有以麦杆代用者,但绝无用松枝作主燃料的,一些书籍说紫砂窑是以松枝为燃料”,那是把釉陶窑误为紫砂窑了。
     用茅草作燃料的龙窑,烧制的紫砂壶,表面多会有黑色的小熔出点,在阳光侧射时反射银星点云母光,这是纯正紫砂泥的泥料特征,不是疵点。
     “龙窑”烧造出来的都是好壶吗?
     整条龙窑的温度是靠下段燃烧逐渐升温的,所以烧成的最佳部位是最上面的一段,正品率高。中段较好,下段相对差一些。不能说龙窑烧造的都是好壶,要看窑位。
 

作者:玲儿
日期:2019-03-2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