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壶铭之美在于“融”
 
    壶铭之美在于“融”
  即使不嗜茶的人,也会因为文学、书法等因素而喜欢壶铭。壶铭在字体上,也有正、草、隶、篆等讲究。仿先秦彝器铭文或者秦汉瓦当,惟妙惟肖,而在紫砂器上摹仿石刻的粗糙机理会有神似之效果。
  壶铭必须具备超越实用性的文化含量和审美高度,这是众口一词的标准。人们在壶铭里,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上精巧柔润的调度,让身心浸润在茶香古韵和审美愉悦之中。
  这方面明末的张岱是行家里手,其弟山民获得一瓷壶,款式高古,张岱把玩了一年,得一壶铭:“沐日浴月也其色泽,哥窑汉玉也其呼吸,青山白云也其饮食。”还有一只宣窑茶碗,张岱有铭:“秋月初,翠梧下。出素瓷,传静夜。”另有一把紫砂壶,未镌制作者印,张岱确认出于龚春之手,特作壶铭:“古来名画,多不落款。此壶望而知为龚春也,使大彬骨认,敢也不敢?”俏皮中见识卓然,真风雅。
  关于好壶铭的标准,以我浅见,第一需精当简截,辞约意丰,耐人寻味,忌浅白直接。因为它要面对的,是人与壶的日日相守中,长久的反复的吟诵与品味。其次是宜吉祥、喜悦、平和之语,忌怨愤、凄凉、幻灭之语,因为茶壶是日常把玩之物,对人有心理暗示,对家居的气场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诗句十分优美,却不适合作壶铭,如杜牧的“茶烟轻飏落花风”,虽是名句,但有幻灭之感,若作壶铭,似非上选。
  我最喜欢的,是清代张子祥自题自刻梅花纹提梁壶之铭。一面刻折枝梅花和“季白大兄属,子祥”七字,另一面刻隶书十三字:“壶在手,茗在口;诗魔来矣,睡魔走。”写尽文人性情,天真烂漫,洒脱自在,是“闲远之思”的典范之作。
  在紫砂壶上融合文化之美、手工之美与自然之美,小小壶铭,因此美得熠熠生辉,经久不灭。 
 
作者:玲儿
日期:2019-05-2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