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千年前的寿州窑瓷器
普洱茶
 
    寿州窑,也称淮南窑,距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存世仅有350年。1989年5月3日,一件在原合肥郊区义兴乡梁河塘郢村出土的隋代寿州窑六系青釉盘口壶,虽经1000多年的沧桑,却保存完好,为研究寿州窑的专家们提供了珍贵实物,也让现代的人们直观地看到1000多年前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瓷器模样。
 
  寿州窑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天的凤阳县和淮南市等地),从东至西,长约80余公里,时代从南朝的陈经隋至唐末,历经350年左右。1981年,寿州窑遗址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跃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这个区域在唐朝时属于寿州,所以被称作寿州窑。经隋代的工艺演进,至盛唐时,寿州窑始烧黄釉瓷器,并逐渐达到顶峰。主要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产品有碗、盘、杯、盏、钵、枕、注子、玩具等。唐中晚期,窑口日趋没落。”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馆员夏腾告诉记者。现代人对寿州窑知晓程度并不高,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但在1000多年前,寿州窑的瓷器却十分名贵、畅销。夏腾说,寿州窑是隋唐时汉族制瓷名窑之一,寿州窑的产品以青瓷为名、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
 
  这件目前收藏于市文物管理处的六系青釉盘口壶看上去朴实无华,深盘口,细颈,流肩,鼓腹,平底。细看其身,只见这盘口壶灰白夹沙胎,腹部以上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没有任何纹饰。青釉是中国瓷器著名的传统颜色釉,而古代南方青釉,亦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隋朝寿州窑烧造的器物虽以青釉瓷为主,但也有青灰色、青中带绿和青中带黄釉色出现。釉色透明度较差,釉层厚薄不均匀。这件瓷器的施釉方法基本同北方窑相似,器皿施釉只及腹下不到底。”夏腾说道。
 
  盘口壶是东汉至唐代流行的一种陶瓷器,从瓷器的形制看来,盘口壶在东晋以后,盘口加大,颈增高,腹部修长,外口沿领也加高;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重心向下,放置平稳。南朝时壶身瘦长,至底渐敛,颈长,多桥形系。隋代壶体更加瘦长,盘口高而微撇,颈长且直,腹呈椭圆形,条状系。“盘口壶,肩部多附四系,但这件却很特别,肩部有六系,其中两侧各有两个,是比较少见的。”
 
作者:玲儿
日期:2015-11-2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