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绞胎工艺约在清中期出现
普洱茶
 
   绞泥,这种工艺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预先掺有不同色料的坯泥,按一定顺序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或打泥片成型),使胎烧成后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相间的纹理装饰。紫砂陶中的绞胎出现,约在清中期。
  紫砂壶中的绞胎工艺出现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宜兴紫砂工艺厂吕尧臣先生等几人首先试制成功。1979年,宜兴陶瓷公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吕尧臣参展的两件作品中,一是段泥绿泥组合,名曰:“碧波壶”,另一个是用紫砂与朱泥组合,名曰:“凌云壶”。两壶的展出,获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紫砂绞胎的特点是,利用泥料的不同色彩有秩序或无秩序地叠放一起,绞出意想不到的肌理。有的似木石纹理,有的如行云流水。不同泥料的组合,变化自然、生动,可做胎,或作表面装饰,切成片状,然后用泥浆贴上,此种装饰可体现出紫砂泥料的淳朴与自然。
 
作者:玲儿
日期:2015-12-0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