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的外形大有考究
 
    紫砂壶除了优质的泥料、考究的塑形外,紫砂壶的壶钮、壶盖、壶把、壶嘴和壶底,这里面都大有文章,不过紫砂壶的外形怎样看呢?
 
    一、紫砂壶造型中的一“点”——壶钮
  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作用。赏壶怎能少了壶钮?
  球形钮
  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桥形钮
  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纹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亦称“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瓜柄形钮
  花塑器常用的钮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芦旁附枝叶,造形生动活泼。
  动物肖形钮
  源于印钮。有狮、虎、龙、鱼等,有写实、抽象变形、仿古手法并举,与主体统一协调即可。
  树桩形钮
  取植物或果瓜的形态捏塑而成,如梅桩、竹根、葡萄等。
  花式钮及其他
  随着新的陶艺形式发展,打破传统程式,以壶边大于口取代壶钮,有盖与钮融为一体的。
 
  二、紫砂的“盖”念——壶盖
  一个紫砂壶的好坏可以从壶盖来辨别,壶盖合适,造型浑圆,就算非名家出品也必然是一把好壶。
  压盖
  压盖亦称“完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边缘有方线和圆线两种,均与壶口相呼应。壶盖稍大于壶口之外径的俗称“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
  嵌盖
  嵌盖是壶盖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准缝如纸、发之隙”者属上品。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截盖
  这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样式,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而故名。其特点是简洁、流畅、明快、整体感强。制成后盖与口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严合缝,故技术要求较高。有截盖、克截盖、嵌截盖之分。
 
  三、紫砂壶的曲直——壶嘴
  壶嘴称之谓“流”,依据传统模式可以分为: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
  弯嘴
  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弯嘴
  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弯嘴
  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直嘴
  形制简洁,出水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流形的鸭嘴
  源于奶杯造型,一般用于茶器、咖啡具的造型上。
 
  四、紫砂壶抓握的艺术——壶把
  壶把主要为了方便提取和倾倒。以下三把美壶带各位了解壶把的分类方式。
  端把
  端把亦称“圈把”,使用方便,样式丰富,属于最常见的壶把型。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端庄、安定的效果。
  横把
  横把源于砂锅之柄,以圆筒形壶居多,方便用于煮茶,现今较为少见的一种壶把型,但由于其不对称美引得一部分藏壶人的喜爱。
  提梁
  提梁是从铜器及其他器形吸取而来的壶式,除提梁的大小与壶体协调外,其高度以手提时不碰到壶盖的钮为宜,有硬提梁、软提梁两种,也有光塑器、花塑器之分,变化丰富。
 
  五、底盘有型——壶底
  壶底大致可分为一捺底、加底(足圈)、钉足三种.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两种.直方挺直造型的壶宜用明接,圆韵浑朴的造型宜用暗接处理。
  一捺底
  紫砂茗壶烧成因无釉、故无烧成粘钵之虑,制作省工省时,用一捺底处理圆器造型干净利索,简练灵巧。
  加底
  在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加底、脚圈应视主体造型而设置,用复子和勒子工具加工处理,亦有借鉴花盆底足处理手法,在方壶上采用挖出“犴门”有扁梯形托榫足等。
  钉足
  它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型制大小,钉脚高、矮、粗、细宜视主体而统一协调,圆器一般用三支钉足。
  对于初入紫砂界的朋友,五花八门的紫砂壶工艺常常让人感到头疼。掌握了以上这些,即便是紫砂壶小白,也能知道紫砂壶型不型了,做个外貌协会,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玲儿
日期:2019-06-2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