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茶中贵族、茶中极品。一直以来,因为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岩茶主要在福建武夷山一带种植。近年来,一个热衷于茶叶研究的科研团队,尝试将这一品种引进到惠州惠东白盆珠一带的丹霞地貌山地种植,并获得成功。白盆珠牌惠州岩茶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6日,全国绿色产业工作促进委员会到惠州考察调研,并考虑将这一技术和模式推广到其他适合岩茶种植的省份。
惠州是广东农业大市,全市种植规模超过3万亩。不过品种相对单一,以本土客家山茶为主,与岩茶、单丛和普洱等高档茶种相比,档次偏低。近年来,以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一直在研究着将武夷岩茶南移推广的课题。4年前,他选择了惠东县白盆珠一带的丹霞地貌进行试验种植。“岩茶必须是种植在丹霞地貌的岩凹、石缝上,惠东莲花山脉一带就是丹霞地貌,而且气候、土壤、水质条件都与武夷山相似,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很好,是岩茶南移的上选之地。”
刘宗超与当地的农户大户杨天送合作,租下白盆珠水库附近原本荒废的“石头山”,开始试验种植岩茶。经过四年的试验种植,岩茶移栽成功,茶叶各种指标符合相关标准,部分指标甚至超过武夷岩茶。由刘宗超与惠州市碧水莲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合作种植,并选送参赛的“白盆珠牌”惠州岩茶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
杨天送租下村民荒废的“石头山”,种植岩茶,起初受到不少村民的质疑。不过当他以均价800—1000元/斤(成品茶叶),最高价达11800元/斤的价格进行销售之后,便吸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岩茶可以说是茶叶中最高档的一种,经济效益很好。现在已有10多户农户跟着我们一起种植。”杨天送告诉记者,惠州岩茶平均年亩产30斤成本茶,产值2.5万元左右,除去2000多元的成本,也有2.2万元的净收入,是普通山茶的2倍以上。
据刘宗超调查,惠州市有丹霞地貌20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贫困山区,目前大部分处于丢荒状态,如果可以开发种植岩茶,将可达50亿元的产业规模,是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精准扶贫举措。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惠陵参加调研之后表示,岩茶移栽技术已经攻克,而且在惠州种植出高品质的茶叶产品,说明其适合在惠州种植,而且经济效益较高,接下来将考虑在全市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