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型不断创新
 
    紫砂壶型不断创新
 
  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壶、花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返璞归真的原理。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作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筋纹菱花壶俗称 “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 “筋纹器”。陶艺壶是一种是圆非圆,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宜兴早期的紫砂壶是用来熬汤,做工粗糙而且简单,造型少,仅有颈部变化高矮或六方长颈和提梁等。明代中叶紫砂陶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关注和喜爱,众多名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在造型上争奇斗胜,到天启崇祯时期,紫砂壶首创书法铭文。经过不断改进,紫砂壶最终成为雅俗共赏、饮茶品茗的最佳茶具。冯可宾在 《祘茶笺》中写出了当时的紫砂壶制作风尚及茶风: “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壶往往书画合璧,山水花鸟人物俱全,陈鸿寿使紫砂壶更加文人化。陈鸿寿,字曼生,是清代中期着名书画家、篆刻家,陈洪绶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他与杨彭年合作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曼生十八式即为其所创。杨彭年首创捏嘴新工艺,他不用模子,信手捏来,颇具天趣。两人合作,由此开启紫砂壶 “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韵味,将紫砂创作导入另一境界,给予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
 
  民国以来,宜兴紫砂壶艺师徒相传,名人辈出。建国以后,顾景舟、朱可心、任淦庭、蒋蓉、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七位老艺人称为紫砂泰斗,他们创作的紫砂壶别有韵致,名动天下。
 
作者:佚名
日期:2019-04-1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