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美文 >
爱茶者说
      茶者,雅称茗,中华文化之精力也。中国历代文人骚客乃至达官贵人,属意茗者多矣。便是普通如我者,也喜爱邀上三两个至交老友,找一处幽居雅室,品茗论道,谈天说地,茶一巡一巡地斟,话一搭一搭地嗑,壶里的水滚了又滚,茶叶加了又加,由我们把一切活着的味道都说淡了,也仍是不想散去。鲁迅先生说得好:“喝茶、特别是会喝好茶是一种福分”,在这个喧嚣的尘世里,人生真是如白驹过隙,而有那份闲情逸致,谁说不是一种福分?

  我一直对茶有好感,几次都曾动过想法,想要写点东西,说说我对茶的切当感悟。这次兄弟约稿,逮着一个时机,所以想了半响,悟出一点道理,不惧浅陋说出来试试:

  茶与洁雅有关

  我首先想到,我爱茶,大概与洁雅有关。茶叶生长在云雾深处,距红尘越远越好,乃圣洁之物。西方人把听音乐看作是人生中最纯真的享用,品茶又何曾不是?上一年我去普陀山旅游,置身于海上佛国中的我,发现当地盛产一种普陀茶,轻率相遇,喜从天降,便喜不自禁泡了一壶。和着从海上吹来的缕缕清风,啜着那似眉非眉,色泽碧绿,香气馥郁的普陀佛茶,心想此物竟生长在如此高雅洁净的环境中,想必它必定天天沐浴在南海观音的三真玉露下。我一个平常百姓,千里迢迢到此地偈观音,又赶上此等好茶,凭此机缘,茶未进口,就已让我醉了三分了。其实全国好茶岂止一个“普陀”,哪片叶子不是受云雾润泽、集六合之精华而成?到了品家手中,取清泉活水煮之,用上等紫砂盛之,洁物兑活水,佳茗配雅具,那股幽香升上来,除了嗅觉上,还有心里头那份清、雅、素、洁、净、朴的享用,又岂是音乐能比?

  茶与情缘有关

  我又想,我爱茶,怕是跟情缘也有联系。这个情缘当从文人说起。文人爱茶的理由许多,茶可怡情,可明目,可结交,可益思,可论道,可养性,可寄高风雅韵,是为身外淡而难舍之灵物。因了这份恬淡的关联,向来令文人滋生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这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算不上文人,但最少是个爱好者。潦倒失落,惆怅无法,鬓先秋,泪空流,等待江山都老,颓唐带愁归……许多文人都能幻想出,自个的将来是这样一幅归隐图。归隐是完成恬淡的途径,是他们理想中的一种清闲日子。

  “绚烂之极,归于平平”,那平平该远在绚烂之上吧?而茶叶那浓艳、清幽、漫长的性格与他们挑选归隐、恬淡自珍的处世哲学和审美情味,有着天然生成的不解之缘。所以,文人与茶就变成天作之合。白居易即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文人。元和十年,他因直言被贬江州司马,游庐山见香炉峰“云水泉石,绝胜榜首,爱不能舍”,所以在此盖了一座草堂,并在遗爱寺邻近拓荒一圃茶园。“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工业,野鹿林鹤是交游。”他悠游山林之间,与野鹿林鹤为伴,累了就睡,醒来就喝。“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茶成了白居易日子的榜首需要。长庆二年,他因求外任,七月任杭州刺史。这是他日子最闲适的时期,因公务不多,遂能“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单独享用品茗、读书之乐。后来唐室国务日衰,白居易已无意宦途,辞官隐居洛阳香山寺。“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诗人在此暮年之际,一盏香茶、数缕残阳,是与他长相左右的莫逆至交。

  还有一位我们了解的郑板桥,也是一个爱茶人。他终身中曾写过许多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联中;他拟的另一幅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将“文房四宝”与茶和茶具联在一同,活脱脱再现了作者爱墨喜茶的心境。他曾怀着治国安邦的雄心,当过十数年的县官,在目击官场的浑浊之后,最终也过上了那种“黄泥小灶茶烹陆,白雨幽窗字学颜”的清淡天然日子。他在题画中说:“不风不雨最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独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本来香茗和友情,才是最令他欢乐和沉醉的。

  茶与绮丽有关

  扯到文人,我又想,我之爱茶,必定与绮丽有关。我国是诗篇大国,诗人爱茶、颂茶,把茶渲染得那么绮丽无比,忍不住你不喜爱。“欲把西湖比西子,历来佳茗似佳人。”茶在这里变成少有的尤物,“佳人”敢与西子相对,该是何等美貌!“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尘滤一时净,清风两腋生。”人生常常堕入疲乏之中,能使人解除烦恼、令人飘飘欲仙的茶,你能不沉迷吗?“为爱哺香频入座,欣同至交细谈心。”人生难得是至交,佳茗相伴共此时。“得与全国共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普天之下人人都爱,忍不住我不爱。“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良辰美景,再生诗意。“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相同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好一幅美好的“寒夜品茗赏梅图”……诵茶诗不但有古拙高雅之美,且有“公德正气”、情操崇高之感,给人带来诸多联想。一首好的茶诗,其寓意隽永,耐人寻味,令人得到美的享用。通过诗人们的发现,茶之绮丽乃至大大超过其天然特点,变成日子中美的使者、美的标志。

  茶与禅意有关

  我爱茶还有一个缘由,是茶中有禅意。有赵朴初的茶禅诗为证:“七碗受至味,一壶得风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是的,喜爱不喜爱喝茶,喝什么茶,这是缘分。正如古人说:“一啄一饮,难道前定。”所谓“禅茶一味”,信佛天然与茶更是离不开的。所以说,“饮雨前龙井方知灵隐境地,品秋后观音可悟罗汉境地”。出家人早已六根清净,酒能乱性,是肯定不能沾的,而茶味道甘醇,幽香幽雅,一杯清茗在手,悠然啜之,清心宁神,陶陶然妙趣横生,很简单就进入晃然得道的境地。由是,早就有“历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一说。茶从佛出,这在老百姓也是认可的。在中国十大名茶的民间传说中,龙井、大红袍、铁观音、黄山毛峰,都与佛有关。老百姓尽管日子清贫,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茶也是必备之物。要是再有点文墨,闲来“或吟诗一章,或喝茶一瓯;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富有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在。”吟诗品茶,与世无争,忘记得失,修炼出豁达超逸、乐天知命的境地,就更能面临日子的磨难了。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6-0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