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是我国陶瓷瀚海中的一个具有特色的品种,它充分利用其陶泥的本色和恰到好处的表面肌理,显出浓郁的质地美。特别是紫砂壶,式样繁多,制作精巧,壶身多施以浅刻,以刀代笔,自然流畅,文化味浓烈,紫砂自问世盛行以来,陶刻是一重要的紫砂装饰工艺手法和文化特征之一。
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门类较多,相当一部分与镌刻手法相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如青铜器、钟鼎、石刻、木雕、牙雕、漆器、玻璃料器等。但出现最早的镌刻是陶器,陶文字的产生,比甲骨文还早一千多年。大量在紫砂上陶刻则始于明中期以后,人们在发现和使用紫砂陶时,陶文化已逐渐成熟。经过宋代的重要发展阶段,为陶瓷工艺品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紫砂陶的陶刻成为宋以后独特的陶饰手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明代中期,现代概念的紫砂壶制作进入一个极盛时期,当时名手辈出,在壶上镌刻的匠师也相继问世。制壶名师时大彬,他制作的紫砂壶一般均留有落款,后期也有座右铭式的诗文和格言出现,也有自己镌刻的金石作品在壶上使用。如匠人张虹所藏一壶,底陶刻“叶梗经霜绿,花肥映月红,大彬制”。陈鸣远是和供春、时大彬先后并称的三大名匠之一,他的壶除用篆文印章以外,陶刻也独具一格,所用铭刻不单用于一缀,而且还充分反映出文人雅士的人生哲学及处世态度来。王汋山所藏陈鸣远壶,底刻“孔颜之乐,花瓢饮”,颇具特色,显现出特有的功力。
清末,发展到制壶店商专业聘请当地文人兼职陶刻,由于良好的书画金石功底,他们笔法技艺堪称一绝,风格纷呈讲究布局,雅俗共赏。如宜兴知名书法家邵云如,他经营陶业,使宜兴紫砂陶刻形成有“刻字先生”一说的专业社会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较高,商业行为和一定的经济手段,也影响了紫砂陶刻的需求不断扩大,除名人名壶之外,大宗产品也时兴刻字、刻画。但大多内容简单,程式化较重,这些产品常见于各乡镇茶肆和适于一般民众使用。
在壶体上的书法字体,常用楷书、隶书、行书和草书,到后期出现钟鼎和篆书。画面有山水、人物、花鸟、虫草,吉祥图案变化多样,表达各异,丰富而端庄,形意独秀。陶刻均为铁质刀具,自做壶自刻的匠人不多,刻字大师都请人代笔“捉刀”,所以代人书写以“捉刀”一词流传甚广。壶体上刻法也多种多样,有阴刻、阳刻、浮刻、深刻,刀法有单刀、双刀、顺刀、侧刀、逆刀等,还有叫清刻、色刻、湿刻、干刻、沙地刻,再后来出现的花货壶上刻的花纹和图案,使陶上刻字有了新的技术含量,一般工艺要领也逐渐形成经验式的技法和操作方法,专业从事紫砂陶刻的队伍也迅速扩大,名人辈出,后继有人。
陶刻艺人中,比较出名的有陈少亭、任淦庭等。任淦庭先生出身书香之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又潜心研究紫砂雕刻艺术,注重写意、笔墨和线条变化,讲究书法、文学诗词。他的作品,笔力遒劲,刀锋灵秀,正草隶篆,各具风格,自成章法。由于他的紫砂雕刻独树一帜,影响较大,成为紫砂陶刻的一代宗师。他的“桃李”成才者不少,著名的有徐秀棠、毛国强、沈汉生等。现在在紫砂陶刻上颇有影响的还有谭泉海、鲍志强等。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有相当影响力的后起之秀,比如王翔等人,他们独辟蹊径,继传统,图创新,集其他传统工艺篆刻的不同风格,在壶、盆、瓶、盘上匠心独运,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不同时代的陶刻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生活背景,也反映出社会各方人士对紫砂陶刻艺术的认识,由此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文化以及审美观点。当代的陶刻在继承前辈的传统手法的同时,也有新的手法与之融合,更能突出紫砂陶刻的艺术性和可造性,通过创新能把生活中的画面融会到一起。紫砂陶刻的队伍已初具规模,国内不少书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参与并投身宜兴紫砂陶刻的行业逐年增多,许多知名的书法家与制陶者合作,推出了不少好的作品。
陶刻(或瓷刻)的工艺属性不同于其他雕刻工艺。陶刻是在陶瓷坯体未烧成前而为减法的手工装饰工艺,用刀和刀法与金石篆刻等在不同固体上的雕刻完全不同。坯体似坚却脆,笔触连接缓在前,笔锋修饰而成。一般从事印章、牙雕、石雕、玉雕、金属雕刻的专业人士,虽有基础,转刻陶刻有一个转换和适应的过程。可喜的是,目前大批中青年陶刻人正在脱颖而出,他们大多文化底蕴足、艺术鉴赏力高、专业能力强,其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娴熟的操作技艺,已超过他们的前辈。他们必将给历史留下又一片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