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紫砂壶真假还有一个简单方法,好的紫砂壶的壶盖和壶体是严丝合缝的,倒满水的壶甚至提盖子也能整个壶提起来,并且仔细看壶口、壶盖中心线以及壶把三点一线。此外,通过倒水的办法也能鉴别紫砂壶的成色。瓷库中国专家沈教授表示,“好的紫砂壶壶嘴末端是一个钝角,用手触摸能摸出来最外端有一道不太明显的线。倒水的时候只要手停则水止,这样水就不会顺着壶壁流出,换句话说,在壶嘴下面有茶锈的茶壶一般不会是好紫砂壶。”他解释说,现在市场上一些所谓“正宗宜兴紫砂”都是人工注浆方式制造的,壶口这个细节普遍都忽略了。但俗话说的好,做事都想要好事成双。既然懂得了选壶的方法,那有没有针对泥料的辨别,让一件工艺品能达到逞心如意的满意程度呢。答案是有的,今天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一番泥料调砂的知识,让大家有所见闻。
所谓调砂就是,就是在练生泥时加入了一定比例或粗或细的熟(或半熟)砂粒.(注:熟砂粒,烧过的紫砂泥,不含化工原料)。实在调砂自古有之,其中当然有很多好处。下面不防随便谈谈关于调砂的各种好处。
俗话说,“泥是肉,砂是骨”,行家说紫砂泥泥中有“骨”。这个“骨”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颗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试想一下,倘若一个人没有了骨身子将会是怎么样的?我觉得泥里调砂就比如炒个小葱拌蛋,你要在蛋里少许加些水调匀,这样炒出来的蛋才更爽口厚味。泥中调砂,不是以次充好,更不是偷工减料。
调砂可以增强泥料的可塑性,制壶过程中泥料如太粗则制作费劲,如太细制作时则易黏手.调入合适的砂还利便制壶.烧成成品因为里面含砂,增强了透气性,更利于泡茶.历史上有很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
调砂不只是装饰手法,是紫砂艺术工艺的需要!铺砂、嵌砂等才是装饰手法的一种表现!调砂也是市场需要,一开始那些人喜欢纯紫砂,不能有石英,不能有云母,更不能有铁质,甚至用磁铁来吸,后来又复古,兴什么调砂。全是消费者的喜好,决定了制作者的方向。不调砂就烧不出来的壶,绝对不是好泥。市场上的假壶,往往是仿造这种调砂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而真正的老壶,调砂确实少见,有的看似调砂实际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较高加之纯手工炼泥方式造成的.古法制泥表面会有梨皮状的颗粒隐现的状态,是和泥料目数和含砂量相关的,古人不曾调砂,用选料更为恰当.经烧制表现为粗而不糙,看着粗旷,而手感润滑,和看到的好像不一样.而现在的调熟砂是对以前质感的模仿,由于现在泥料含砂量低,目数细,通过调熟砂达到表面梨皮的效果,只是知足视觉上的需要,上手一摸所见即所得,粗拙.所谓调砂的说法应主要源于今人(包括一些古人,如清代李斗)的误读,今天工艺的利用方法是表面的模仿,以及砂质质量下降下的无奈。。古来的所谓“调砂”,皆为工艺所致!现如今的调砂,是为工艺所控!手工炼制与机械炼制,有本质的区别!机械的参与成就了紫砂批量发展,减少了劳动强度,进步了劳产率,但从另一个方式,也破坏了紫砂的天然质感状态,“刻意的调砂”逐渐作为一种工艺孕育而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