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装饰手法自明代起便兴起,用以增加紫砂壶的观赏性以及其艺术效果,常见的有刻绘、彩绘、泥绘、绞泥、铺砂等等,不同的手法与紫砂壶表达的意境相融合,表达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调砂、铺矿以及抽砂便是用以增强紫砂表现的手法。调砂可以增强泥料的可塑性,制壶过程中泥料如太粗则制作费劲,如太细制作时则易黏手,调入合适的砂还方便制壶。烧成成品由于里面含砂,增强了透气性,更利于泡茶。
但凡制壶高手,首先是炼泥和调砂的高手。历代制壶大师除精于选泥外,还善于调砂,但各家都谨守独家调砂的秘密,以保证自己做出来的壶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以增强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调砂工艺是指在练生泥时加入了一定比例或粗或细的熟或半熟砂粒,以提高颗粒密度。调入的颗粒和基泥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本色调砂;调入的颗粒和基泥不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异色调砂。
本色砂调入原泥中,由于泥料质性相同,烧成后胎质色泽不会产生较大变化,但基泥中的颗粒含量有所增加,主要起到增强坯体骨架的作用,因为砂在烧制的过程中是不收缩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品率。对于一些质性较软的颗粒,还需对颗粒进行600~800℃的素烧以增加强度,否则颗粒在成型过程中易被工具压碎而造成器表拖尾现象。如朱泥泥料大多收缩和变形率均比较大,不利于单独制作大型作品,需凭借调砂的方法增加坯体强度,这样的坯体烧成后整体收缩及变形减小,提高了烧成成品率。因此现代所见朱泥壶大多掺以粗砂颗粒或以熟料(熟料是将成品泥素烧后研磨成的粉料)支撑。
色调砂因调入的颗粒和基泥色泽、质性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泽效果。若调入颗粒质性较硬时,烧成后器表颗粒凸显,呈粗梨皮状;当调入颗粒质性较软时,烧成后器表会产生细微的凹点状。颗粒质性越软,凹点就越明显,形成一种犹如桔皮状的肌理效果。
铺砂工艺是指紫砂坯体在制作过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熟砂(烧好的紫砂)敲碎成小砂粒(1毫米直径),采用铺、点、撒等方法,施于尚有一定湿度的坯体(即生胚)表面,再敲打平整,使砂粒嵌入坯体表层之内。铺砂主要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使烧成后的紫砂器表面铺入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珠粒隐现,光闪夺目”。一般是紫泥(深紫色)上铺段泥点儿(黄色)。
铺砂颗粒的质性一般要求高于或等同于坯体颗粒质性。如质性较软,会造成制作时颗粒拖尾及烧成后因颗粒收缩较大而产生和胎质不相融的现象。
抽砂工艺是指在加工好的粉料或浆料中分离出某一部分规格的颗粒。例如在40目的粉料中抽离出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颗粒与细料烧成后形成一种粗与细明显的对比效果,产生新的质感。
综上所述,“调”即为练泥时加入颗粒使其充分且均匀混入泥中再拿来做壶。“铺”即为生坯完工以后,将研磨好的生或熟的紫砂颗粒按压在壶的某个部位再进行烧制。因此,鉴别铺砂和调砂的方法很简单,调砂胎泥内、外壁的肌理一致,铺砂胎泥的外壁有斑驳的肌理效果,内壁则没有。
带你分析紫砂壶调砂、铺砂、抽砂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所谓的“调砂”并不是用正常的天然泥料,而是在低档泥料里加入大量化工颜料,来调出稀奇古怪的颜色。以此来宣传说新发现的矿料或某某大家秘传调砂之类的目的,这样的所谓“调砂”充其量也只能叫“调色”,或许称之为“染色”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