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四系扁壶
普洱茶
 
    我们对于异域异族的东西常常充满了好奇,外出旅游,也不管实用不实用,或多或少总会买些纪念品回来,或自己存念或馈赠亲友。古代人出行不像现代人这 么方便,但这一点儿也没妨碍天南地北的人们穿山越海地征战、通商、迁徙、漫游,茶马互市,丝绸之路,海上贸易,古人的生活也是有声有色的。物以稀为贵,当 远道而来的货物价格高昂不能为普通人接受时,仿造品就开始大行其道。紫砂器在历史上就曾被多个国家仿制,虽然欧洲、美洲、东洋、南洋的能工巧匠们花了大量 心思,做了大量工作,遗憾的是,由于紫砂原料的特殊性质,各地的仿品只能是“山寨”级别。到目前为止,以宜兴为主的太湖流域一带仍是紫砂原料的唯一产地。
  紫砂工艺出现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借鉴其他工艺,晚明清初之际就有许多景德镇造瓷艺人加入紫砂制作行列,许多经典的紫砂器造型都直接脱胎于瓷 器。紫砂四系扁壶即是此中一例。四系扁壶,又称背壶、马挂瓶。紫砂四系扁壶系仿制前朝的陶瓷制品造型,而陶瓷扁壶又系仿照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日常所用器具造 型而来。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是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时常搬迁,长期生活于马背上,因此他们所使用的日常器物都要适宜背挂于牛马身上,游牧、转场、骑射、 打仗时都便于携带。以皮革和金属制成的扁壶,是游牧民族用来盛水、盛奶、装酒的生活器皿。早期的皮囊壶、金属扁壶,便是后世陶瓷扁壶的原型。汉民族善于接 受和模仿,瓷器扁壶在秦汉时已有制作,六朝时期更是盛行,后来在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的青花抱月瓶也是从扁壶化形而出。
  这件紫砂质地四系扁壶制 作于明末清初时期,泥色栗紫,砂质感强。通高12厘米,口径2.5厘米。壶身竖立而侧扁,前后直观则双面圆满,壶底座呈喇叭口形,左右开小口贯通,壶身两 侧各有两个半圆系孔,壶流一侧双孔间距较小,壶流较短直,开于肩部,流口与壶口持平。壶身中部正反两面向内略凹作圆形开光,中央饰花枝纹,系以印模压印而 成,手法简洁自然,整体素形素色又富于装饰,使器物严整而又不显刻板。
  古时有一种四系罐,四个系多处于同一水平围绕在罐肩部位,系孔垂直, 以皮绳横穿而过。扁壶不是这样,它的四个系分置在壶的两侧,一边两个,拎系时用一根皮绳从上到下,从一侧到另一侧穿过全部系孔,从侧边兜住整个壶体,所以 扁壶的系是横置的,系孔本身受力较小,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皮绳,这一设计十分科学,比起四系聚拢于颈肩部位来说要牢靠得多。不过此时的紫砂扁壶早已不是悬 挂于马背的用器,而是成为一种陈设与实用兼具的酒器。作酒器时,口以软木塞封闭,也有以同质砂泥作盖的,盖面呈拱形,盖唇深长嵌于壶口,只是多不易保存下 来。
 
作者:玲儿
日期:2016-02-2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