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钧瓷”?
钧窑,大家所传颂的宋五大名窑之一,也成就了另一个在历史长流中划破天空的瓷器。
钧瓷在唐代即有烧制,兴盛于北宋,并达到了钧瓷美学的一个高峰。其窑址主要位于现在的河南禹州,因唐代禹州城北有地名“钧台”,附近烧制瓷器,遂命名为“钧台窑”,或称其产品为“钧瓷”,宋徽宗时更被定为御用珍品。
钧瓷受到历代皇家及贵族的推崇,在元、明、清和现代均有仿制,一般称之为“钧瓷”。因为钧瓷精美的形制及其稀有性,留下了“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黄金有价钧无价”、“雅堂无钧不可自夸富”“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战岚”等美誉。
获得这么多的盛赞,当然不是一种偶然。
一方面是其稀有。
钧瓷也是一种利用了铜在高温下的挥发作用的瓷器,烧制出色泽质量好的制品很不易,所以以铜为着色剂的钧窑瓷器,历来都被视为珍品。钧瓷制作需经过粉碎、注浆、旋坯等七十多道工序,器物上呈现的窑变色泽,不仅受原料、燃料、釉料等内在条件的影响,还受季节、风向、气候等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烧制难度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民国时期即有采用宋、元钧瓷残片镶嵌制作的挂屏和座屏,可见大家对其珍视程度。
钧窑天青釉鼓钉三足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钧窑月白釉海棠红斑鸡心式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钧瓷之美。
造型端庄典雅,胎骨坚实,雕工严整,线条明快,是一种理想的陈列品。其最大特色集中在窑变的万千色彩以及被称之为“乳光”的釉色。
钧窑窑变——精彩从来不是已知,而是未知
正如题目所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窑的窑变在众多窑变瓷器中,可谓是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也最复杂的。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要合理地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窑变中,钧瓷因为不同的氧化和还原气氛,以及乳浊和着色色彩发生的复杂的交错变化,同样的釉料釉色会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
钧瓷的釉色变化多样,可呈现出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颜色相互杂糅、渗入,变化多样,难以言表。
它们有时像云后迸射出万道霞光,有时像万里晴空飘浮的彩云,有时又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翠竹生烟、节日礼花、浪激飞舟……变化无穷,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自然美的感受。
宋·钧窑玫瑰紫斑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乳光——釉色之美
与窑变一样,钧釉的乳光状态也是钧瓷的重要外观特征之一。它是一种像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颜色是一种由浅到深的蓝色,同时还有一种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其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妙不可言,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之称。
钧瓷的开片非常奇特,“看似锤击,触之无痕”,通过肉眼看到的裂痕,感觉像是因锤子击碎而致,但是用手摸却非常得光滑,而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可以听到“咔啪咔啪”的开片声,清脆悦耳。钧瓷有长达80年的开片期,其纹路有冰裂纹、菟丝纹、蚯蚓走泥纹、鱼子纹等,自然天成,鬼斧神工。
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一种自然窑变纹饰,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这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素烧,而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釉重新流入空隙所致。
冰片纹也叫“开甲”,即在釉面上出现像冰片一样不规则的裂纹,如同其他开片,冰片主要是由于胎和釉的不同膨胀系数所致。
莬丝纹如栩栩如生的免毛,有动感,呈现出一种细腻和柔和的状态,它是由于高温阶段时窑内的气氛影响以及起伏的造型和釉汁巧妙的流淌而出现的。
钧瓷的优劣很难断定,对它的审美也很难有统一的共识,有的人一下子就接受了钧瓷,而有的人则需要慢慢的摸索才会爱上它。但无论如何,是我们人的喜爱影响到了钧瓷的美之呈现,而钧瓷本身,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审美。钧瓷,你爱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