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已经冷淡,“东和茶通”却姗姗来迟。
“东和茶通”是什么?它是东和茶行开发的一款手机应用软件,主要针对普洱茶二手交易。但它的出现,到底有没有作用呢?
东和茶通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初衷无非是交易价格透明化,降低茶叶二手交易的交易壁垒,促使更多圈外藏家进入炒作,这样整个炒作大盘的资金池无疑会增加,流转速度也有望提升,而且资金流动会经过东和的地盘,这样一来,炒作方与东和之间的黏性又增强。
前期行内各种揣测,但大范围上来说,无非是大益与雨林之间的对决,外加各大品牌迭出大招,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年初大益在古树茶收购上虚晃一枪,而后以自有产品价格的走低压制二手交易市场的疯狂运转,用热门茶品不断吸金,自身卖力宣传“寻找真正的消费者”,又启动“凤凰计划”盯准商圈消费,一环扣一环,可以说稳坐钓鱼台。而行业大趋势呈现高端消费疲软,而各大品牌又拼命定位高端,频频出手进行大资金大规模营销活动,不断期望能吸引外围资金的注入,以缓解各自资金链压力,塑造行业品牌形象,打造未来普洱大佬之路。
各大品牌之争导致行内风云诡谲,期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种种高大上,令围观者可谓目眩神离,全方位营销迹象非常明显,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则还有待看各家后续招数的使出。但综合起来,可以看成是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博弈。
各大品牌对于收藏与消费实际都有涉及,定位高端的几个品牌因为操盘手手段了得,其市场流通性比较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是普洱收藏前景比较好的几个。而类似原有定位中低端消费的一些老牌子,市场流通性较差,就算做了几款定位高端收藏客的茶,四处鼓吹,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理想中的成绩。很明显,收藏代表的是核心客户群体,能够具有收藏价值和金融属性的普洱茶品牌在行业内都是前景比较好的,而安心做好消费的虽然有可能在未来安稳上升,但却有点不符合当下炒作的价值观。
普洱炒作,圈外或称投资收藏,有长线短线之称,如玩股票,但圈外藏客想要进入整个普洱炒作市场实际一般都是经过圈内商家或朋友搭线,但这种单线联系实际上非常不保险,一来圈内商家自己也有大量货物囤积,未必有必要或者有心思去帮助藏客推。当然,量少很快能够处理掉,如果量大,那还是自己开个店慢慢销吧。这也是时下很多茶商一路走来的辛酸历程。一个“圈”,把藏家和茶商界限住,而单线联络的脆弱属性往往因藏茶量过大而导致圈内、圈外身份的转变。
回头来说“东和茶通”的出世,整个二手交易的资金池增加,流转速度有望提升,代表了什么?
资金池数量的多寡决定了整个炒作流程的安危,也是时下所忧虑的“崩盘”可能的保障之一,而资金流动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市场活络程度。当然,目前资金池之所以有所紧张,很大可能是因为市场各家今年春季云南收古树茶砸了太多钱,但是目前各自吸金能力不等,消费端又给力,所以导致市场疲软现象严重。可以说,虽然有望吸收外围藏家资金,崩盘风险已经降低,但是各大品牌自身资金流的健康运转才是决定了谁能够撑到最后的因素。
当然,东和这么做,既是要保证炒作这个大盘无碍,毕竟大益目前一手在压二手交易,一手又在不断策划寻找真正的消费者,要活下去,要么,把二手交易盘活,要不就把东和做好,压垮其他交易平台。这样一个做法,即使不能够阻止二手交易的衰落,但是起码在衰落的过程中东和也不会受伤太大。
当然,二手交易不可能完全消灭,只要普洱越陈越香的属性还存在,那二手交易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其中的利润空间和交易环节可能会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而压缩,那么,东和只要能保障其始终站在二手交易的前沿,那它必然始终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东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通过此类软件的开发运用把藏客、炒家、茶商等紧密吸附在东和这个载体上,增添大家与东和的交易黏性,同时足以增添不少外围交易信息。
但是,就这样算结束了吗?
还是有问题存在的。二手交易之所以存在壁垒,是因为茶的真假、优劣以及来源让很多茶商难以判断。一批老茶,你如果不知道它们经历了哪些人的手,从何处而来,如何储存,你不一件件拆箱验货,你敢接吗?市场B货那么多,人心那么乱,你敢说你从外圈接一批货回来,不会突然发现有一批是假货?
东和一方面以信息透明化压低了交易价格,一方面又盘活了二手交易这个市场,从过去这一两年来看,功莫大焉。“东和茶通”出世在市场行情冷淡的六月,其本身尚存的一些问题,以及后续可能存在的一些执行方面的挑战,或许已经代表着它并不足以成为东和扭转乾坤的神兵,而更多的是东和扩大二手交易市场范围、角逐二手市场的利器……
未来,还在迷雾之中,只是烽烟渐起,谁能活到最后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