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瑞士访茶团一行7人亲赴武夷山探访千年文化茶百戏。
茶百戏是可以吃的中国画,又称水丹青、分茶。典籍出自宋代陶谷《荈茗录》:“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说明茶百戏就是仅用茶和水为原料通过注汤和搅动等方法就能使茶汤纹脉显现出文字图案的独特技艺。
绿茶、乌龙茶汤显现的茶百戏图
茶百戏历史上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其独特表现力还深受皇帝和大批文人的推崇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娱乐休闲方式。武夷山的历代名人如宋代白玉蟾、朱熹的父亲朱松、其老师刘子翚也甚爱分茶,留下许多点茶、分茶诗词歌赋,茶百戏至清代后消失。福建农大茶学专业章志峰自八十年代在农大茶学专业学习期间了解茶百戏后,为了恢复这一经典技艺,历经二十多年史料考证和数百次的科学实验,2009年抢救性恢复了这一珍贵的文化,原料从古法的绿茶类逐步扩大到六大茶类,2010年10月茶百戏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月茶百戏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点茶法茶汤效果汤比较
茶百戏技艺恢复人章志峰给瑞士访茶团讲解了茶百戏的历史、演示工具和技法,并现场演示茶百戏。“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茶百戏是仅用单一的饼茶碾细为茶粉后不添加其它原料,仅仅通过注汤和茶勺搅动等方法就能使茶汤表面幻变出图案,同时同一茶汤可显现多次形成不同图案。来宾感到非常奇怪,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茶汤的变化。当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仅仅通过注汤和茶勺搅动等方法使茶汤表面幻变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时,外宾连声叫绝,纷纷表示如不是亲眼目睹真不敢相信茶汤可以变幻图案。随后传承人章志峰通过晃动使茶汤又变幻出另外的图案。接着大家争先恐后地体验了茶百戏这一茶汤幻变图案的过程。体验了茶汤作画过程后外宾纷纷要求饮用显现图案的茶百戏茶汤,但一股浓郁的乌龙茶汤入口之后,大家真切感受到茶---这一片树叶的奇妙,深感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贡时天上双龙去,斗去人间一水争。”外宾也亲自体验了一回古代文人采用点茶法斗茶的乐趣,体会到不同手法搅拌的茶汤效果的差别:云脚、琼乳 、粟粒,同时还饮用不同手法以及不同茶类的点茶法茶汤,体会到其中不同的口感。
通过零距离的点茶、茶百戏体验,外宾真切体会到穿越宋代的感觉。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百戏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