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茶器具的八项技术特性与茶的关系
普洱茶
历代茶人对茶器具特别是对直接泡茶品茶的主要器具提出了许多要求和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要求,即:有一定的保温性;有助于育茶发香;有助于茶汤滋味醇厚;方便茶艺表演过程的操作和观赏;具有工艺特色,可供把玩欣赏。 
 
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充分地说明了在饮茶这一物质消费过程中,茶器具作为物质形具,在进入“茶艺” “茶道艺术”这一概念和实践时,已远远跨出了“饮茶”这一生理行为的疆界,成为一种生活艺术、一种融入民族精神的文化。 
一般来说,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前四个方面主要是功能即器具的技术特性,对此我们可以细化为8项特性加以认识。 
 
1.材质 
材质是茶器具的第一要求。茶器具的材质与泡茶品茶的个性相关联;所泡茶品不同,对泡茶的容器材质要求也不同。
 
自唐朝茶事兴盛以来,茶器具的选材十分广泛,涉及金、银、铜、玉、陶、瓷、木材、竹材、石材等。现代人所用茶器具,主要为银、铁、铜、铝、陶瓷、搪瓷、紫砂、玻璃、竹、木。目前,在冲泡品饮的主要茶具中,材质上选用最多的是玻璃、陶瓷、紫砂、银。这四种材料具有各自的技术特性,并因这些特性而对泡茶、饮茶产生不同的影响.
 
(1)玻璃茶具。玻璃材料密度高,硬度亦高,具有很高的透光性,但导热快,易烫手,坚硬而易碎,无透气性。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易求易得,并有利于观赏杯中茶叶、茶汤的变化。 
(2)瓷质茶具。瓷质茶具的硬度、透光度低于玻璃但高于紫砂。瓷具质地细腻、光洁,能充分表达茶汤之美,保温性高于玻璃,在工艺特色上,特别是在表现华夏文化风格上,优于玻璃器皿。 
(3)紫砂茶具的硬度、密度低于瓷器,不透光,但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吸水性、保温性,这“三性”对滋育茶汤大有益处,并能用来冲泡粗老的茶叶。
 
由于紫砂、瓷器、玻璃均系高温烧制,化学结构已经稳定,故泡茶时一般无化学反应,而石壶、石杯就不同了,因为石茶具是以天然石材雕琢而成,未经过高温烧制,石材中所含矿物质等元素可能会对茶汤有一些影响。
 
2.形状
茶器具的形状,不仅要满足外观审美的需求,同样也要满足茶艺的技术性要求。 
以茶壶为例,壶的大小、口腹的比例、壶口到壶底的高度都与泡茶的个性需求有关。如泡乌龙茶,因追求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又是即泡即饮,每泡沥干,不留茶汤,故选配时均选体积小、壶口小的紫砂壶,既使泡成的茶汤量适合杯数,同时又有利于蓄温、升温,促进茶汤浓醇,茶香焕发。沏泡红茶时,因茶汤量远大于乌龙茶,故壶应适当选大些,宜用鼓腹、深壁的茶壶,这样才有利于壶内温度的保持,焕发红茶汤的亮艳香醇。如以壶泡绿茶,就需选大口径壶,扁腹、浅壁为宜,即便如此,有时还需注意不要盖上壶盖,以防闷熟了茶汤,捂黄了嫩叶。开水壶应壶流细长,品茗杯需大小适宜,闻香杯应径细壁深等,均为茶艺的技术所需。银壶煮水因为水温比别的茶器高,更适合冲泡普洱等对水温要求较高的茶。
 
3.体积
单件茶具在体积上应符合实际需求,如开水壶的体积、泡茶壶的体积均应与共同品茶的人数有关。同时,各件茶具包括辅助用具体积上应体现主次、层次,实现相互匹配,具有和谐一致的统一性。如同小茶桌上配一块薄薄的小茶巾,甚是洁雅。如换一块洗脸毛巾,虽可用但不雅。
 
4.感觉
感觉主要是对品茗杯的要求。品茗时特别需要感觉,在中国茶道艺术中,感觉几乎是至上的。但在茶事实践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品茗杯不仅外形要具特色,色泽(特别是内壁色泽)应宜茶,而且注重品茗杯的大小、壁厚程度、杯口的弧形特征等。品茗杯特别是功夫茶小杯,应拢指端杯有稳定感,品茗时有舒适的口感。将“感觉”要求推而广之,对其他一些茶具,如茶壶盖钮、壶柄也应形制合理、手感好。 
 
5.保温
茶器具中,凡用于泡茶、品茶的主器具,一般都有保温性要求。只有选配了保温性能、散热特性符合要求的器具,也就是掌握了器具的保温散热特点,才能确保茶艺全过程的完美。如不锈钢制品导热性极佳,升温快,散热也快,易烫手;石壶虽有一定壁厚,但导热较快,很烫手,较难驾驭,故石壶往往以艺术性、观赏性见长,供观赏和收藏。
 
6.便携
外出携带用的茶器具要具有便携的特性。所选茶具应简易方便,形成精巧组合。如泡茶容器一般选小瓷壶或紫砂壶而不选较复杂的盖碗三件套;茗杯应注重小巧,有一定的壁厚,不易破碎;贮放开水的保暖瓶应选有较高真空度,外观细长的,以确保适用且方便。 
 
7.齐全
齐全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粗放式的可以一把茶叶一杯水,十分简单。而从茶艺的要求出发,就要有意境的追求,文化品位、生活艺术的讲究,因此茶具的配置中银壶更体现了茶主人对水质及自身品味的要求。
 
8.耐用
耐用也是实用。选配茶具应是在实用性基础上追求艺术性。这两者颠倒了就会妨碍茶事的顺利进行,影响泡茶、品茶过程的享受效果。易碎、易烫手等不安全因素应事先予以排除。 
 
作者:茶妹妹
日期:2024-01-1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