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的“滴涎”
普洱茶
 
   紫砂壶的“滴涎”介绍如下:
   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决定了一把壶能否“出水7寸不散花,收水利索不流涎”。但是,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又必须和壶型相配。有些壶型如“龙蛋”、“西施”等,壶流的特定形态就是容易涎水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壶都不涎水,只能在使用过程中对症解决,如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要干脆果决、备有茶巾随时擦拭等,以免壶流下的颜色跟壶身不一致。
   至于购壶是注入清水不流涎,回家泡茶则流涎的状况,是因为清水和茶汤张力不一致的原因。如果有茶渣堵塞了流孔,流涎则会更严重。
   水孔
   壶流与壶体相通处的孔眼,是壶身和壶流间的通道,称“水孔”或“出水孔”。明代基本为独孔;清代中后期始有三、五、七、九孔等;20世纪70年代,出口日本的壶多用球形孔,亦称“蜂窝”、“高尔夫球”。
 
作者:玲儿
日期:2023-06-1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