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畦,明朝天启--清康熙间(约 1625—1690)人,为时所珍,或云即陈鸣远之父。
崇祯年间人,以善仿徐友泉最佳,工壶杯瓶盒诸物,擅作虫蛀残叶,以“小壶精妙”而著名。有贴玉篮树段壶、南瓜壶,并有水洗、水滴、残荷湖蟹、瑞兽等传世,明末清初的紫砂制壶名家。作品多紫泥,胎薄而工,颇精致。书法有晋唐之风。
明、清以来,宜兴陶都出了许多陈姓陶艺家——陈用卿、陈信卿、陈仲美、陈子畦等,他们中有的姓名仅一字之差,令人猜测是否有亲戚关系,但由于他们的族谱、家谱尚待查考,“世系表”也就一时无着落,所以很难明了内中的传承关系。倒是陈子畦与陈鸣远,因为《阳羡名陶录》引用康熙《宜兴县志》的话:“陈子畦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从而隐约知道陈鸣远可能是陈子畦之子。另外,据嘉庆时编修的《宜兴县志》又有一个“工茗壶,尤善铺砂”者陈汉文,也是“或曰子畦之子”,这样看来,陈子畦先生后继有人,陈鸣远、陈汉文皆是此道高手,但从声望及传世品数量上说,陈鸣远是首屈一指的。
紫砂陈子畦壶,朴素无华,然而胎泥之精练,作工之精细,气度之恢弘,神韵之大度,除顾氏手艺外近世无匹。且源出江浙耆旧名家数十年典藏,取得不易。陈子畦,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高手,生卒年不详。传为陈鸣父,待考。善制茗壶,亦工文房雅玩,制壶仿徐友泉神似,为世所重。作品多紫泥,胎薄而工,颇为精致。《阳羡名陶录·家溯》记载“陈子畦,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传世作品很少,此壶弥为珍贵。
陈子畦 莲子壶
此壶造型简洁,质感温润细腻,色泽深黝含光。莲子素有美名,“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可静心、可养性,乃清供佳品。此壶取莲子之形,经巧意构思,重新塑造,壶身饱满却有清逸之感,线条柔和而有强劲力道,引而不发,持而不盈。亭亭而立,于静默之中诉尽千言。借莲子之清味,赋茗茶以清芬,观之赏之,有如荷塘清风拂过,朗月疏照。叹作者不凡制壶功力,恬适澹泊心性由壶而见。有壶如此,茶饮之事方得完备,至性至雅。
紫砂扁灯式,造型敦厚朴实,饱满圆融。鼓腹而上下收敛,圆鼓压盖扁圆钮如壶身。壶流与壶把粗壮,表现出沉稳肃穆的韵味。底钤“子畦制”印款,带有雍干时期风格,为一件可赏可用的茗壶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