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名贤杨彭年(上)
普洱茶
“杨彭年”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制宜兴紫砂壶名艺人,浙江省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
 
杨彭年凸雕山水诗紫砂壶
杨彭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杨彭年制锡包壶
此壶紫砂胎包锡饰之,壶体呈四方型,锡胎氧化自然,包浆实厚,显得气质素雅。壶身一侧镌刻菊花,花朵饱满,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另一面则镌刻诗文“未雨而润知几其神君子以保身,竹隐。”此壶造型敦厚朴雅,铭文、绘画颇具文人气质,工艺独特,金玉之美融于一体。
杨彭年继承、发扬了全手工制壶工艺。在众多的紫砂艺人中,陈曼生独独选择杨彭年,看中的是他的手工捏制砂壶制作工艺,他曾说:“杨君彭年,制壶得龚时遗法。”什么是“龚时遗法”?那就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因为“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耕砚田笔记》)也就是说:杨彭年继承、恢复了龚春、时大彬的全手工制壶技法,并且技法娴熟,得心应手,巧夺天工。这一点,我们从传世的“曼生壶”的制作工艺可以得到验证。徐秀棠大师评论曼生匏瓜壶“制作工艺娴熟、精到,有珠圆玉润之感。”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振宇研究员评点曼生钿合壶:“直腹挺刮……轮廓分明,抚之温润如玉”。这些都反映了曼生壶的制作者--杨彭年的工艺精制。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合欢壶
杨彭年是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结晶。从泥料的选定、壶款的设计到壶铭镌刻曼生及其幕客全面参与,彭年则要能准确领会曼生的设计意图,并具体把它从平面的图样制成壶样,且创新款式达数十种之多,足见彭年有较高的悟性。我们还能想象,彭年在制作中一定会提出修改意见,使之完善,所以曼生壶的创新造型也有彭年的功劳在内。还要指出的是杨彭年不但和陈曼生合作,还先后与乔重禧、蔡锡恭等文人合作,这些文人大都精通书画、鉴赏,为他们制壶,并得到首肯也说明彭年确非等闲之辈。尤其是他与朱坚合作。朱“工鉴赏,多巧思,砂胎锡包是其首创”(《墨林今话》),彭年与其合作后,自己也能镶玉包锡壶。在故宫藏紫砂器中,就有一款:宜兴窑杨彭年款镶玉包锡包壶,底钤“杨彭年造”、“彭年制”阳文印章,而未见“朱坚”的印款,或为杨彭年自制乎?
 
万泉制杨彭年造款紫泥钟形壶
此件钟形壶制作于清代中期,器形不同于晚清民国所做之器,在设计、制工上皆显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此壶壶盖中落“万泉”方款,壶底钤“杨彭年造”四字印款,两人皆是清中期紫砂名工,万泉制器工精而气佳,以传器来看,无不精美绝伦,属当世之名手。杨彭年更是以和陈曼生、瞿子冶等文人合作制壶为世人所熟知。但两人之章款落同一器者,尚属首见。
 
杨彭年在清中期,恢复了时大彬的手工制壶遗法,且与曼生等一大批文人合作,制作了一批造型新颖、题刻壶铭的文人壶,而他又能书善刻,多才多艺,和陈曼生等文人一起对紫砂的中兴、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杨彭年制冯承辉上款钱滨定制紫泥如意直壁圆壶
这件如意直壁圆壶泥质细腻,包浆温润,以优质紫砂泥制作,呈铁栗色。壶身呈宝珠形,平肩高颈,压盖微穹,三弯嘴粗大,饰以如意纹;环把方中带圆,环状方钮,为典型清中期手工制作特征。大平底,做工精细,形制敦实古朴,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壶把与昂起的壶嘴相对称,形成了流畅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壶身显的大气美观,此壶既具小品之细腻,又有大品之霸气,把握有度,堪称精品。
壶身镌刻:“不辞百椀,莫如一囊。少眉老棣台,乙酉七月香陬制。香陬。”“少眉”为清代金石书画家冯承辉。冯承辉工篆隶,精刻印,与改琦、张祥河等结“泖东莲社”,而改琦又与陈鸿寿交往甚密,综合推测此壶很可能是冯承辉、改琦、陈曼生等文人雅集活动中的产物,故此壶在文人制壶的历史上意义非凡。
 
扁圆壶
此壶为曼生壶式经典之“汉瓦”。壶体扁圆,短流,耳形鋬,圆口较阔,平圆盖,桥钮,壶盖与壶口子母线饱满密合。盖上以陶刻装饰花草,壶体铭文:“久抱相渴,携来阳羡茶,与君执壶饮,泉石共莺花甲辰冬月王香洲铭”。盖内钤印“汪寅仙”。此壶为杨彭年代表作之一,昔年久盖已失,今由大师汪寅仙大师配盖,实为难得。
 
杨彭年制紫泥海棠壶
本品即为杨氏彭年独特调配泥料紫泥精心烧制而成,取法天然西府海棠形作壶形,海棠花姿明媚,清雅动人,素有娴静如淑女的赞誉,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触中广为流传,饱含着鲜明的诗情画意和浓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杨氏以最负盛名的西府海棠为参照物,采用雕、捏、堆等手法来表现其实物特征。作品以简练的壶身为载体,以疏落有致的几道筋纹线立体还原海棠花苞将放欲放的形态。钮盖则以蒂叶来进行艺术诠释,整个画面逼真写实、动静得当,以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再现了作品的生命性和艺术活力。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3-06-2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