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烹茶盡具
普洱茶
古人云,器为茶之父从传统的品茗艺术,茗饮文化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而且是整个品饮艺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质地精良,造型优美,并富有文化意蕴的茶具,对于衬托茶汤,保持茶香,提高品茗的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陆羽所说的“益茶”。
 
茶具的演变与发展,总是和茶或饮茶方法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反过来说,有怎样的茶和品饮方法就有怎样的茶具,而历代的茶具也正是为了适应各朝各代不同的茶和品饮习惯而创造出来的。
 
对于唐代的茶碗,陆羽有“碗,赵州上”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赵窖的青瓷有利于衬托那时的茶人所欣赏的汤色。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
 
到了宋代,由于斗茶的需要,汤色尚白,因此建州产的“黑釉盏”,就成了当时首选的茶具。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元明之际,斗茶之风不再,散茶成为主流,相应的便出现了有利于衬托散茶绿色汤汁的“白瓷”及素淡雅致的“青花瓷”。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
 
同时因散茶冲泡艺术的发展,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成了自斟自饮的佳具。到了清代,由于冲泡技艺日趋精湛(工夫茶),紫砂壶也运用而盛行。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供春被称为“紫砂壶笔祖”,供春之后出现了制壶的“四名家”:即董翰、赵梁、元锡、时鹏。和“四名家”同时的另一位名家李茂林发明了壶放在匣钵(瓦囊)中烧制法,一直沿用至今。明万历年间至清初,被公认为第一制壶大家的是时大彬(时鹏之子),他与自己的高足李仲芳(李茂林之子)、徐友泉三人因排行都是老大,故称“壶家三大”。
 
古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品饮乐趣,对茶具非常讲究。精美雅致的各种材质的茶具,蕴含文人之灵气,吸收香茗之精华,由大到小,由繁到简,由瑰丽到清丽,一代代传承于品茶之人的双手,融合进爱茶之人的血脉。它已从单纯的器具,繁衍而成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艺术价值大大升华,成为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茶之韵味,也增加了品茶时的感官享受。让眼、口、心,得到温馨的统一。制作优良精致的茶具,古人们还人给它们取上颇有意蕴的名子。例如:煮茶罐称为“鸣泉”;茶壶称为“注春”;茶匙称为“撩云”;茶碗称为“啜香”;竹扫帚称为“归洁”,甚至抹布也被冠以“受污”的雅称等等。茶具的雅名或指代、或相关、或拟人、或喻物,使得单纯实用的普通器物被赋予灵动悠远的非凡气质,散发出浓重的茶文化气息,增进了品饮香茗的雅和闲情。
 
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
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3-06-2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