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今后挑起中国紫砂行大梁的将会是什么人呢
普洱茶
嗜茶饮茶的人很多都是鉴茶泡茶的行家里手,他们都知道,泡茶一定要寻一把优质的紫砂壶。
有壶友将紫砂壶大致分为孤品(绝品)、珍品、妙品、佳品这四大类。“孤品”不用解释,“珍品”为各历史时代名家与非名家的优秀作品,珍品中如果属泥色独特,出手非凡,造型奇妙,则可称为“妙品”。而一般的名家与非名家壶,泥佳、形美、工良、火好的壶都可放在“佳品”之中。
 
徐汉棠是顾景舟的首位入室弟子,经历了社会几次重大变革对紫砂行业的影响。2006年,在从艺60年之际,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目前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1952年,20岁的徐汉棠欲拜顾景舟为师,顾让他制作一副紫砂壶制坯专用工具“矩车”,如果达到要求,才答应收他为徒。徐汉棠硬是凭着几件简陋的刀、凿,精心琢磨完成了考核。
 
徐汉棠曾感叹现今紫砂壶收藏和制作都存在“虚火”。他认为一些收藏者缺乏真正的鉴赏力,是“靠耳朵去欣赏视觉作品”,他们要的是值钱的,而不是精美的;是时髦的,而不是独特的;坯手的名字比作品的品质更重要。需求的导向致使仿作、伪作的恶劣倾向泛滥。年轻艺人分“炒作派”和“实干派”两类。急功近利的“炒作派”,做壶才几年,就把自己吹成大师、陶艺家,活跃于市场,卖出的都是代工制品;“实干派”心态平和,学艺严谨,技艺渐进,今后将会挑起中国紫砂行的大梁。
 
多多留意水平较高又处于技艺上升期的中年坯手的“潜力股”作品,退一步,则要关注出类拔萃的青年坯手的“原始股”制品。
 
不要看重简单照搬、照抄、没有新的创意,只是一味仿制他人、千壶一面的作品。
紫砂壶造型的特点是多样性。清秀、飘逸、古朴、敦厚、粗犷、明朗等千姿百态的不同造型,仁智各异,没有最好。但是,某一造型的主体、附件和相互的过渡及装饰,能否充分反映该造型的神韵和气度,却是可以评判的。坯手工艺 粗糙和精到,是神韵和气度的支撑。
 
所以,初学者不妨从收藏中低端紫砂壶起步,从关注有潜质的中青年紫砂工艺员的作品开始,一边熟悉一边鉴赏。紫砂壶的收藏类似字画的收藏,大画家本人和其作品在未被发掘之前总是默默无闻,而为世人所发现后,又总能声名鹊起、身价倍增。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3-06-3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