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之“执”壶
普洱茶
 
   紫砂壶之“执”壶介绍如下:
   “执壶”,古代称“注子”、“注壶”、“偏提”,现代称“执壶”。
   最初的造型见于青铜器,夏商周时期原始陶壶向象形壶、简单修饰壶演变,至唐代演变成鸡首形,而后形制由简单化向多元化发展,如葫芦形、胆瓶形、瓜棱形、瓜果形等,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几乎各个朝代的瓷窑都有烧制。
   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唐宋金银器酒具都有仿型。唐前期器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壶体较矮,鼓腹,假圈足。唐中晚期式样繁多,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壶为圈足并多有注碗相配;元器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造型增多,多用作茶具。
   壶身主体采瓶状,小口、长颈、削肩、鼓腹、圈足短小,重心在下半部,造型沉稳。壶流的顶端和壶身保持较大距离,细长。
   现代饮茶执壶样式繁多,常见的有“秋梨”、“扁柿”、“一把抓”、“马蹄”、“铜钟”、“圆西瓜”等。
 
作者:玲儿
日期:2023-07-0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