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养土与泥色调配
普洱茶
 
    养土与泥色调配的介绍如下:
 
    所谓的“养土”,即是指槌泥工序完成后,将所划成的泥块放在上盖的缸中,让其保持着湿冷状态,待数日静罝后,泥中的有机物便会不断地分裂繁殖,分泌出一种胶质,这种胶质存在于土的分子中,可增加其可塑性。《阳羡名陶录》有一段关于“养土”的记载:“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弇窖中,名曰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由此可知,陶人视养土、配土为商业机密,是不相传授的。    事实上,泥料配方的调制攸关着泥色变化及质感呈现,自古便是诸家陶手所致力追求的,对于一些著名陶手而言,特制的独家泥料更是建立个人特色的重要凭借。《阳羡名陶录》载:“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迨缸砂和制,縠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时大彬是史载首位对调制泥料别有所成的陶手。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云:“故推壶艺正宗,其制法陶土之内,杂以缸砂,尝毁旧甓,以杵春之,使还为土范。”大彬将陶缸之破片梼碎,掺入泥中,开创了掺砂的颗粒效果。这种质感的砂壶在当时就颇受世人欢迎,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亦云:“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由此可知,早在明代后期,紫砂陶手就已掌握了运用天然泥料和颜料配色的方法,例如用梨皮泥混以白泥,烧后可得淡墨色;用天青和石黄则可配成浅绿色;亦有将红泥或绿泥调稀成泥浆状,涂于紫砂坯表面,以获得另一种视觉效果。明末徐友泉不但壶艺纯熟,其配色工艺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能配出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等十多种泥色,而且“种种变异,妙出心裁”(语见《阳羡茗壶系)。陈仲美则开始使用铺砂的技法,使紫砂壶的表面“珠粒隐现,光闪夺目”。沈君用(士良)亦喜配泥色,人称“色象天错,金石同坚”。所以《阳羡茗壶系》将沈君用与陈仲美所制砂器并称为“神品”。清初的陈汉文则以精于铺砂技艺而扬名,清中的杨彭年及朱坚(石梅)亦善于配泥。紫砂名师之注重泥料配罝,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玲儿
日期:2023-07-0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